"伊斯兰国"大本营人心惶惶 或现"叛逃潮"
参与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地面武装组织透露,在多国空中及地面力量的联合打击下,“伊斯兰国”连续数月城池失守、收缩战线,极端组织内部还出现了缴枪投降、主动叛逃等先前不曾看到的现象。 反恐专家认为,“伊斯兰国”正经历其他极端组织式微过程中出现的类似困境,相信今后“叛逃潮”会更加猛烈,但这一组织很可能试图通过更极端的恐怖袭击来“扭转”这一困境。 【从意志坚定到人心惶惶】 法里斯·巴尤什是叙利亚一个反对派武装分支的指挥官,过去一年来领导一支1300人的武装团队对抗“伊斯兰国”。据他观察,“伊斯兰国”势头最盛之时,其武装人员在战斗中展现出勇猛、经验、残忍和必死决心;如今,巴尤什领导的地面武装打击“伊斯兰国”势力时却发现愈发“顺手”。 “我们所看到的是,‘伊斯兰国’人员不再像以往那样意志坚定,”巴尤什说,“现在,他们经常有人员投降,一些人会叛逃。过去,他们往往会选择引爆自己。” 负责协调打击“伊斯兰国”联合行动的美国总统特使布雷特·麦格克本月中旬说,“伊斯兰国”的叛逃现象正在增加,预计规模会越来越大。他没有透露具体数据。 美联社报道,美方一份情报评估认为,截至今年2月,“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战斗人员在1.9万人和2.5万人之间,低于2014年5月至8月期间评估的2万人至3.15万人。一名美军官员认为,人员减少可能缘于多种因素,包括战斗中死亡、叛逃、内部“纪律”处死和外籍人员招募困境等。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安全问题专家克林特·沃茨认为,“伊斯兰国”正在走其他极端组织类似的“下坡路”。 “你已经看到越来越多叛逃者,还听到更多有关(极端组织)内部处死所谓间谍的报道,”沃茨说,“当他们失地败退,你就会看到这些现象发生。” 【从四面出击到四面楚歌】 回顾“伊斯兰国”势力发展轨迹,可以看到这一极端组织在2014年夏季达到“全盛时期”,当时各控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将近三分之一领土,最西扩张至叙利亚西北,最东逼近伊首都巴格达郊外。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开始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一组织扩张势头。去年下半年以来,“伊斯兰国”四面出击,到处树敌,招致命运的实质性逆转。 去年10月,俄罗斯一架载有200多人的客机在埃及西奈半岛坠毁,俄方认定客机坠毁缘于恐怖袭击;11月,法国首都巴黎多地遭遇恐怖袭击,造成130人死亡,350多人受伤。“伊斯兰国”主动“认领”上述袭击后,俄罗斯和法国遂加强了对叙利亚境内恐怖分子的空袭力度。 与此同时,“伊斯兰国”还在土耳其发动多起恐怖袭击,促使土耳其当局强化与叙利亚的边境管控,极端人员由土耳其进入叙利亚的难度由此增加。 此外,“伊斯兰国”控制的大量石油资源也在美俄空袭中损失惨重,不久前传出开始削减“福利”的报道。 跟踪分析地区冲突的美国信息服务公司一份报告显示,相比“全盛时期”,“伊斯兰国”迄今已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分别丢失大约40%和超过20%的控制地区。 【绝地反击还是回光返照?】 不过,安全专家认为,“伊斯兰国”显现的这一颓势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一组织的威胁在减少。 近几周,“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发动多起严重自杀式袭击。2月22日,叙首都大马士革南郊赛达·宰纳卜镇发生连环爆炸袭击,造成至少83人死亡;本月初,伊拉克中部巴比伦省省会希拉市一处检查站遭“伊斯兰国”一辆卡车炸弹爆炸袭击,造成上百人伤亡;本月中旬,“伊斯兰国”在伊北部城市基尔库克附近发动两场化学武器袭击,导致一名3岁女童死亡,约600人受伤。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安全问题专家沃茨认为,“伊斯兰国”如果不能通过地面攻势的胜利鼓舞其支持者,就可能转向发动更多恐怖袭击。 “如果以一支传统意义上的部队标准来衡量,他们(极端武装)危险性下降了,”沃茨说,“但如果你关心的是地区乃至全球恐怖主义威胁,那么他们可能正变得更加危险。”(徐超)(新华社专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