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年追求成本更低的海外制造后,因为日元贬值,“日本制造”产品再度盛行,从本田轻便摩托车、松下微波炉到佳能相机。
但这次的“回岸”更多的是关于机器人,多过人力就业机会或更大规模的工厂——这与21世纪前十年中期的数十亿美元投资完全不同,那轮投资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情况变糟了。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也旨在为国内市场服务,而非制造出口商品。
因此,对日本而言,好处在于,不太可能影响更宽泛的经济,而是有更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操作,延长了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与较高的薪酬之间受阻的传导过程。
以佳能为例,它旨在于2018年前完全实现数码相机的自动化生产,以提高其国内生产所占比例,在未来几年内从去年的43%提高到60%。它还计划投资1.1亿美元在日本西南部大分县设立技术开发机构。在其工厂安装更多机器人,这将使佳能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解决日益加剧的日本劳动力短缺问题。然而,官员坚称,通过让工人担任无法被机器替代的岗位,可维持就业水平。
总部设在东京的智库东丽株式会社经营研究所的高级经济师福田善之(音)说:“自动化对回归国内生产有积极影响,将有助于弥补日本制造业的短处(比如较高的劳动力成本)。”
在首相安倍晋三试图通过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采取通货再膨胀手段刺激经济后不久,日元开始暴跌,在日元开始暴跌3年后,出现日本企业在国内生产的倾向。走低的日元使日本商品在海外更廉价,推动许多公司的利润攀升至高点,创下纪录。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进行的最新调查也显示,日本各大集团正计划在截至2016年3月的这一财年中,增加国内资本支出,比一年前增加13.9%;而海外支出为5.8%。
在日本的生产成本降低之际,恰巧碰上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在日元坚挺时期,日本公司曾将其生产转移到这些新兴市场。
另一顺风车是,“日本制造”手表及其他商品的价格因来自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游客的涌入而受到支持。为了满足旺盛的入境需求,手表制造商卡西欧上月提高了其在日本北部山形县工厂的奢侈手表产量,比一年前增长了60%。
卡西欧公司说:“我们推广‘日本制造’和‘山形制造’,因为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们发现了这些标签的价值。”
尽管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回岸”,然而大多数行动仅限于将在日本市场出售的本国制造商品,而非从海外将其进口回来。比如,松下将一些微波炉和空气净化器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回日本。
上周,本田将针对日本市场的小型摩托车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了国内工厂,在日本西南部恢复了一条闲置的生产线。通过将制造业从中国和越南迁回日本,它计划提高这些摩托车国内产量的比例,从10%提高到80%。
诸如丰田等公司也一直不愿提高在日本的产能,主要是因为它们有十年前日元贬值周期的苦涩回忆。从21世纪前十年中期开始,夏普和松下等汽车和电子制造商在日本建造了造价高昂的新工厂,结果当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日元飙升时,这些工厂变成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8月公布的调查结果,不到10%的日本制造商计划在这一财年将生产从海外转移回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