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记得当年申请美国学校的时候,几乎每个学校都会问一个问题,是关于Community的,说实话,小编真心不太明白这个词,后来一个中介老师给了我指导,Community在中国,可以理解成你所住的区、你所在的学校、或者再简单点,你生活的小区。那个时候,真心不明白,小区、学校怎么样,和我有啥关系,我活好自己就成了。来了美国,才发现,每个community都是依靠社区里的每个人一起努力建立,才能建成一个美好环境。来到美国,拿到了那一纸文凭,但是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好好自己生活。】
东南网1月20日讯 据侨报网报道,小留学生出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作为一个只有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外留学还能写写自己的感受,也实属难得,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才有别于坐在教室内奋战高考的中国孩子,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可以思考两国间文化带来的对自己内心的冲击。
这是一位来自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圣保罗中学学校(Saint Paul School,SPS)的高二学生,他讲述了自己在SPS的生活,可能比同龄孩子考虑的事情要更多,但是作为回馈,生活也赋予了他很多。
圣诞节放假回北京,又是三个月没写东西,很怀疑自己能否用中文把这篇文章写得很流畅。当我眺望窗外、或走出家门,感觉北京并没有什么改变,时间仿佛并没有流走,很难相信这已是我高中的第二年。
圣诞节和元旦,尽管只差五六天,但对中国人来说,却一个是岁末、一个是年初;一个意味着结束,一个标志着开始,因此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岁末年初,也便顺理成章成了总结得失、展望未来的时刻。
把学校生活当成家 过日子真的不容易
去年的此时,我第一次放假回国。那时我的初中同学还在上初三,我可以兴冲冲地回到以前的班集体。今年却不一样了,同学们都已上了高中,原来的班集体不复存在,我也就没地方可回了。以前,初中班主任常说:“这个班永远是我们的家!”。那时不太理解这句话,也没感觉到家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但在SPS生活了一年后,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记得九年级结束时清空宿舍,同年级的朋友都只用三四个小箱子便把宿舍内所有东西装好了,而我却足足用了八个大纸箱。他们都无奈了,不知道我那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其实表面上我们住一起没什么区别,但本质上说,我一直致力于把在SPS的生活当成在家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上学。既然是生活,那东西就当然多了去——家具、海报、书籍、食物、饮料……甚至家里应该常备的药品和工具。
或许因为是国际生,我对自己在这所学校里的生活品质很是关心。每过两三个周末我就跑到镇上像家庭主妇一样购置一堆吃的;这些吃的不是零食,而是水果、鸡蛋、牛排等原材料。时不时给自己做顿饭,使我感受到一丝生活的活力。
在SPS的日子,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最起码回到宿舍后,可以享受一丝在家的感觉。我慢慢地意识到,在美国,尽量还是要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开心快乐了,反而更有动力去过好每一天。
在亲身践行“把学校生活当家”后,我的另一个收获,便是突然意识到了“过日子”的不易与繁杂——今天去超市买点牛奶鸡蛋,明天到学校小卖部买个牙膏牙刷,后天又上网买两本书。这些都是日常必需品,谈不上奢侈,但一周就已经开销了几十美金。很多时候我问自己,这钱是怎么花出去的?这是我一个人在学校包吃包住前提下的花费,不知道我成家立业后的花费又会是个什么数目。这么看,在高中时就感受一下如何管理一个家,还是挺宝贵的。
当学校真的成为Community 所有的苦恼都迎刃而解
对“家”的认识,其实并不止于此。寄宿学校一年的生活,使我对学校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因为所有人都住在这里,所以,原来“上学-回家”那种两点一线的感觉已经被完全颠覆。试想,500多名学生每天一起上课、运动、吃饭、睡觉,这个感觉怎么可能和走读学校一样呢?老师取代了父母的角色、宿舍取代了家、同宿舍的同学就像是住在同一小区的朋友……现在,整个学校的学生,还没有我原来学校一个年级的人多,人们彼此熟悉而亲密……这种环境的变化,使我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步转变——我需要认识更多的人、拉近同学间的距离、把老师真正当成朋友、学会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和分享。因为,是他们每天从早到晚陪伴我,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家和学校泾渭分明……这就是为什么我身边的美国老师和同学很少把学校称为school,而是称之为community(社区)。
或许一直以来,我就对学校这个词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它只不过是个读书的地方。一个读书的地方只能给人书本里的知识;而一个“家”却能够赋予人生活的动力。当我把SPS当成自己家时,很多颓废和苦恼便迎刃而解了。
回想当年写高申文书,几乎每个学校都问到了关于“community”的问题:你现在的community?你理想中的community?你认为自己对community能做出什么贡献?你对community的理解?当时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刻的理解,回答得绞尽脑汁,而现在看,这些问题并非没有目的,如果让我再回答一遍,将会是完全不同的体会和认识。
可以说,community是寄宿中学的基本生态,它的概念并不同于中国人心目中的“社区”,不同于居委会和街道办公室的“社区”,在这里,community是寄宿学校的生命之本。我们来寄宿学校不只是学习,还有生活。生活告诉我的,肯定要比书本真实和丰富。
文化筑起了孤独的高墙 让自己忙起来会活得更充实
出国,听起来高大上,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是背井离乡。读到一些关于留学生活之苦的文章,十几岁的孩子为此挣扎难过,真的是再可以理解不过的。
但很多时候我想,在美国上学并不痛苦——每天出门是没有雾霾的蓝天白云;老师同学都很友善,对什么感兴趣都可以找到人聊;想吃食堂就吃食堂,不想吃了可以自己做饭;只要好好努力,就肯定能拿好成绩,不像中国的奥数怎么学都学不会……或许不同学校情况不同,但美国的大环境已保证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此外,不管留美的中国学生背负着多大的学术压力,最起码,在美国比在中国要自由很多、机会很多、环境也相对单纯、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当然,留学生的孤独问题是永远的话题,我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
首先,要让一个人在学校里100%没有一个朋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不管脾气秉性怎样,每人都会有那么几个好朋友。退一万步讲,对中国学生来说,我们还有自己的中国同学。
其次,孤独并不仅限于中国学生。“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绝不只在中国适用,而是放之四海皆有。一个人要想找到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知己,哪儿那么容易?我就不信美国人没这问题。只不过相比中国孩子,美国人更看得开一些——几个人聚在一起,玩玩闹闹、开心开心,之后各忙各的事儿,需要帮忙的时候肯定帮,这就足够了。如果我们在美国学习生活,每天非要有几个懂自己的知己陪伴左右,未免有些苛求人生了。
最后,如果细细分析一下我们“痛苦”、“孤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我们学的课难,一般不和同年级学生一起上课;我们的体育不突出,涉及项目少,和美国学生一起运动的机会少;我们不可能花大把时间去分享美国学生所看、所听、所玩、所享;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不同、观念也很多不同……诸多客观因素决定了我们和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不同。这种不同没什么不好,美国人也不会不尊重这种文化差异,但确实使得我们有时难免心生孤独。
其实,就整个国家而言,中国都正处在一种“韬光养晦”、“憋着劲儿赶英超美”的劲头中,更不要提我们这些用功的小留学生了。所以,就算是孤独点儿、吃点儿苦,难道不是情理之中、可以接受的吗?更何况我们现在的孤独和吃苦,已经比上两代人好很多了。
我有时想,中国学生忙、累、课业压力大,这也是好事儿。对于我这样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如果每天不忙一点,反而会闲出毛病。记得上学期最后一周,很多课没有期末考试,于是睡眠占据了我大把的空余时间。讽刺的是,大补了两天觉后,我的腰就因为躺时间长了而受不了了,于是反而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来。当每天的时间都被学习、运动、社交占据得满满时,反而没有时间去想自己“背井离乡的心酸”。
也许我有些没心没肺,我觉得中国孩子在外面大多都活得挺好,不太可能有什么撕心裂肺的痛楚。一个孩子如果抱怨“过得不如意”、“生活太痛苦”,那恐怕有些矫情,有些“为赋新辞强说愁”了。最起码你是左手拿着iPhone、右手拿着银行卡、生活在美国。而在中国,有多少人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又有多少人还在为温饱奔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