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木活字:老手艺 新玩法
东南网12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 俞祥波 文/图)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10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化县是我国目前已发现保留下并仍继续使用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两个地方之一,但当地木活字传承人却一度陷入无业可为的困境。近几年,通过“网上定制”,宁化木活字焕发出新的生机。 反腕握刀,由外而内,起刀,转向……近日,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的非遗文化展览厅内,木活字的传承人邱志强和徒弟巫松根正在工作台上忙碌着。“现在我们通过网上开店,接受顾客定制。”邱志强兴奋地说,“眼下,木活字工艺品很受欢迎。” 明朝木活字已大量使用 戴先良,宁化县文化馆馆长,曾专门就宁化木活字做过调查。他介绍说,活字印刷术源于古代的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现在一般认为是元初农学家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木活字用梨木、枣木或杨柳木等雕成单字,因取材方便,制作快捷,逐渐成为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宁化在明朝时大量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谱。”戴先良说。 宁化木活字进入公众视野颇富戏剧性。2010年,福建省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在宁化采集《客家文化》资源,无意中从当地人拍摄的纪录片《老族谱》中找到木活字线索。经过追索,发现宁化仍然留存着古老的木活字,现存的木活字数量超过30万枚。 这一消息对外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宁化木活字及印刷技艺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背后,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宁化木活字印刷技艺发展陷入困境,面临失传。 “之前木活字印刷技艺最大的用途,就是修谱。但族谱是30年一修,到1995年,修谱就进入低潮期。”木活字传承人之一邹建宁说。宁化是客家祖地,有大大小小的宗祠和香火厅数百个,一旦族谱业务进入断档期,无业可守的传承人只能改谋他途。 技师邹建宁开始改行刻工艺品、刻章来维持生活。而作为宁化最年轻的木活字传承人之一,出身修谱世家的邱志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木活字除了印刷族谱,还能做什么?木活字的市场又可以向哪里拓展? |
- 2012-10-29【纪实摄影】中国的民间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