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期选举民主党落下风 奥巴马难逃国会掣肘
中新网11月4日电 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中期选举“抢位站”将正式启动。此前民主、共和两党持续为选举造势拉票,外媒分析认为,共和党继续在众议院占有多数基本无悬念,而原本掌控参议院的民主党却面临挑战,奥巴马剩下的两年总统任期或将面临更多国会掣肘。但不论是哪一方的支持者,美国民众对国会两院相互掣肘的政治僵局都透露出厌烦。 民主党力不从心 美国50个州府的选民将于当地时间4日早上7时起进入投票站,投选国会435个众议员和36个参议员,以及部分州府的州长和地方委员。 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称,本次选举关系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控制权,因此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刚过去的这最后一个周末皆加大火力催票。尤其是从一开始就处于下风的民主党,只有说服选民,特别是年轻人和少数族裔投票,一反往年中期选举惨淡的投票率,才可能守住阵地。 文章称,根据部分提前投票的选民资料来看,民主党催票的努力似乎有些许奏效,不过至今多数民调仍维持早前的预测,认为共和党将继续守住众议院的控制权,掌握过半议席,而原本由民主党掌控的参议院则可能失守。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与《华尔街日报》3日公布对1200名选民的最新调查发现,共和党在选民支持度上略胜一筹。选举前进行的这次最后调查发现,46%的可能投票选民青睐共和党人领导国会,而45%青睐民主党人控制国会。 调查称,选举日将吸引“认为美国正走在错误的轨道上、不喜欢现任总统奥巴马政策”的选民。在参议院席位的竞争胜负难料之际,即便共和党人只有小幅优势,也可能获得足够多的胜利,进而得到该党派控制参议院所需的六个席位。 奥巴马站台拉票遭嘘 美联社报道,奥巴马最新民调支持率跌至40%左右,只有少数民主党候选人在选战前愿意邀他站台拉票。奥巴马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到民主党“票仓”之一的康涅狄格州为州长候选人马洛伊拉票,但因台下观众嘘声而四度中断演说。 报道说,奥巴马在演说期间最少被台下观众四度打断讲话,大都是年轻拉美裔人士,他们批评奥巴马推行移民改革不够迅速和强硬。有抗议人士称,奥巴马应该通过行政命令修改移民法,一名女子更是身穿“奥巴马害我爸妈被驱逐出境”的抗议T恤进场。 奥巴马则毫不客气地“反击”,说“有些人不满就大声叫嚷”,称抗议者如果想示威,应该去共和党的集会,因为是共和党在国会阻挠施政。奥巴马最后高举康州州长候选人马洛伊的手呼吁支持者投票,为当日竞选活动画上句号,但脸上未见太多笑容。 分析指出,若民主党失去在参议院的多数优势,奥巴马除了遭国会掣肘政策难行外,或将面临更大压力。美国《华盛顿邮报》3日报道,美国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在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赢得参议院的控制权,他将推动把共和党领导的参议院成为与共和党领导的众议院一样保守与对抗的立场。 克鲁兹说,首先是要对举行一系列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听证会,审查其“滥权、滥用行政权、滥用管理权等弥漫政府可悲的违法”行为。 国会两院掣肘民众厌烦 《联合早报》认为,不论是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支持者,大家对国会两院相互掣肘的政治僵局都透露出厌烦。尽管相互指责,两派人马的期望却是一致的:希望结束僵局。 该报援引弗吉尼亚第六区的民主党支部主席费兹杰罗的话说:“自医改后,政府就没有再通过什么重大政策了。我们原可达成很多事情。” 74岁的共和党支持者伊乐斯也说:“人们应当明白,这种对立无益于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党虽有分歧,但至少能相互尊重,聆听对方意见,甚至合作推动改革。为什么现在做不到?” 伊乐斯认为,国会陷入政治僵局两党都有责任,部分议员在国会上相互阻扰的举止“幼稚”。 《纽约时报》3日数据显示,参议院选举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共和党以52比48的优势赢得多数席位。而白宫“几乎没有人预期这次选举会对奥巴马产生有利影响”,由于预期新的国会“不太友好”,白宫助手在选举结果开始前已经考虑与共和党之间可能达成哪些妥协,来扩大贸易、整顿税收,建设道路和桥梁。 文章称,自从两年前赢得连任以来,奥巴马已经失去了公众的支持,在国会山基本上无力推动议程,因此如果共和党成为了众、参两院的多数党,总统议程取得大幅进展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但《纽约时报》认为,从某些方面而言,参议院多数党的变化未必能带来太大差别。总统提名确实能以简单多数票的方式通过,但最重要的立法还是必须赢得60票,才能击败拖延战术,而这个票数是任何一党都不会拥有的。一位接近白宫的民主党人说,选举结果带来的无非是“96%的僵局,还是100%的僵局”这样的差别。 |
- 2014-11-04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最后冲刺 华人要更上层楼
- 2014-11-03乌东部选举结果已无悬念 俄罗斯支持 乌与欧盟谴责
- 2014-11-03乌东选举遭遇尴尬:俄罗斯支持 乌与欧盟谴责
- 2014-11-03乌东部选举结果已无悬念 民间武装首脑大幅领先
- 2014-11-03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临近 华人参政或迎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