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海军综合试验舰:为新武器发“准生证”
近日,“李四光”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这是继1997年我国海军第一艘综合试验舰诞生后,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最新型综合试验舰,它的入列,标志着海军科学试验能力的全面提升。 试验舰是为测试研制开发的海军新型装备而专门建造的一类舰艇,是海军新型武器的搭载和试验平台。是否拥有试验舰,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是否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海军的多款新型舰载武器正是在试验舰上得到检验后,才走向万里海疆。 军事专家认为,海军新武器装备向“高、精、快、远”方向发展,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试验任务和一批海防利器的诞生。先进装备的定型,体现了国防工业水平的增强和海军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随着海试任务的常态化,综合试验舰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毫无疑问,和平时期,在试验场上多一些探索,武器装备性能就多一些改进,未来战场就会多一份胜算。 缺乏试验舰 驱逐舰顶上 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型舰出现后,以往仅靠陆上试验场进行武器试验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各系统装舰的使用要求,海军于是想到了利用现有的舰船作为搭载平台 按照中国海军舰艇命名的规定,水面舰艇都是以地名、山名、河流名和湖泊名来命名。以人名命名的其实很少,“毕昇”舰(舷号891)、“华罗庚”舰(舷号892)、还有刚刚服役的“李四光”舰,便是为数不多的以著名科学家命名的舰艇。这些舰艇承担着海军新式武器装备的试验和定型任务,目前已服役的很多海军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在毕昇号上完成试验定型的。 在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试验舰不担负作战任务,却常年征战在硝烟弥漫的“海战场”,经受着舰炮轰鸣、导弹烈焰和神秘电磁环境的考验;其自身并不装备武器,却见证着我军新型舰载武器的发展,海军舰艇的新型火炮、导弹、雷达等要在这里经过测试检验后才能上舰。 “其实,中国海军成立之初,对海上试验舰的需求并不是特别急迫。”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说,由于装备水平及作战使命的限制,作战能力较强的大型作战舰艇几乎没有,绝大部分是一些排水量在1000吨以内的轻型舰艇,舰载武器及舰载电子设备也较为简单。海军大部分新型武器、设备的研制都是以仿制为主,因此,利用陆上试验场进行相关试验便可以满足各系统的装舰要求。 “毕昇”号综合试验舰总设计师徐训古长期从事海军舰船的设计研究工作,也目睹了我国试验舰的发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上世纪60年代中期,海军装备科研部门在两艘扫雷舰的基础上,改装建成中国第一代试验舰,主要用于导航等单项试验。“随着我国自研舰艇和舰载电子武器装备的发展,2艘小型的单项试验舰就远远不够了。为此,迫切要求提供能够满足海上试验的平台。”徐训古说。 上世纪70年代,一些新型高性能、技术复杂的舰载武器及雷达、电子设备的研制工作开始进行,特别是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型舰出现后,以往仅靠陆上试验场进行武器试验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各系统装舰的使用要求。海军于是想到了利用现有的舰船作为搭载平台,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型舰首舰“济南”舰,就在1971年底服役后开展了大量试验。 “实际上(‘济南’舰)当时就是作为中国051型驱逐舰的试验舰来使用,以验证该型舰的航速、稳定性、适航性等基本性能。”李大光说。据了解,在这些试验任务中,最重要的项目是中国海军第一套舰载指挥系统的装舰试验及直升机上舰试验。在随后的数年内,直升机在“济南”舰上进行了数百架次的起降试验,使中国海军逐步掌握了直升机在作战舰艇上起降的相关技术,并对舰载直升机在海上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济南”舰积累的宝贵经验大部分应用到了后来建造的国产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上。 之后服役的导弹驱逐舰“开封”舰也担负了一系列新型武器、雷达设备的试验任务,该舰最重要的试验项目要算上世纪80年代末改装法制“海响尾蛇”舰空导弹系统的试验。 |
- 2014-10-11美国海军:美军将于2015年启用罗马尼亚军事基地
- 2014-10-07美国拟用“无人艇”巡逻敏感海域 提升海军优势
- 2014-10-04英海军军嫂为筹善款集体拍性感挂历照
- 2014-09-16墨西哥度假胜地迎飓风 800海军陆战队士兵待命
- 2014-09-10美舰长赞中国海军 俄否认军用卫星在美国上空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