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校“夜夜笙歌” 留学生如何抵挡“毒瘤”?
国内最近的扫毒行动撕下了不少偶像的伪装。据报道,香港演员房祖名承认2006年在荷兰第一次吸食大麻,本以为不会上瘾,不料一发不可收拾。对远离父母、缺少监管的中国留学生,很多人大概也有同样误区。当酗酒、吸毒、纹身几乎成为欧美院校的“文化标签”,并称“三毒”,在被极力鼓励“要主动融入欧美校园文化”的中国孩子面前,不从,或被同伴视作异族;从,则要冒着沾毒危险……这竟成了两难? 接连发生吸毒饮酒过量致死 近期,大洋彼岸的留学圈被一条坏消息笼罩:密歇根州立大学连发中国学生吸毒饮酒过量致死案。 密歇根默立迪恩市(Meridian)警局8月27日证实,经调查,6月19日被发现于租住房屋内暴毙的密歇根州立大学中国留学生张新悦,死因确认为嗑药过量。事发当天上午约11点30分,一名留学生回家后发现22岁的室友张新悦倒在地上,立即报警,警方赶到后证实其已死亡多时。该住宅并无强行入侵、抢劫或偷窃的迹象。密歇根州立大学发言人证实,张是该校会计专业大二学生。经过1个多月的检验,警方认定张新悦的死因为吸毒过量。根据毛发检验情况,张吸毒已有一段时间了。 而就在新学期刚刚开始,19岁的中国留学生戴嘉艺8月23日被发现死于刚搬进的公寓,警方尚未公布造成她的死因,但排除了他杀可能,怀疑是饮酒过量猝死。据福克斯新闻报道,邻居在事发当日看见戴嘉艺和两名年轻男子在自家公寓玩耍,并看到屋内有人在喝酒和抽烟。美国法定喝酒年龄为21周岁,未到饮酒年龄的戴嘉艺从何处获得酒精还不得知。据报道,戴嘉艺来自北京,高中毕业于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市的欧康奈尔高中,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大一新生。 若论酗酒、吸毒的名气,密歇根州立大学并不入美国派对学校“饮酒名校”之列,但两名中国留学生的死亡却暴露出美国校园盛行已久的酗酒、吸毒风潮。 现在正是美国高校的开学季,从常春藤名校到各个州立大学,每个学校都有学生醉倒在开学的派对上。几乎作为派对“伴侣”出现的就是酗酒、吸毒等,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留学生日益增加,小留学生亦逐年增加,这股标榜着浓郁“校园文化”的风潮已在向中国留学生蔓延。 夜夜笙歌,欧美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吸毒现象有多严重?来看美国2008年5月的一次警方诱捕行动,当时,在加州圣地亚哥伏击了6个月的美国警方一举逮捕了96名涉毒案件的嫌犯,其中竟然包括75名学生。《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直言,这一事件不仅暗示校园内的售毒者手段越来越高明,也暴露出美国校园吸毒现象已非朝夕之间形成。 据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成瘾及药物滥用问题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虽然自1993年至2005年,喝酒和酗酒的学生比例基本没太大变化,但每天吸食大麻的学生比例同期却增长了一倍多,而使用其他毒品,例如可卡因和海洛因的人则增加了52%。该中心提醒,由于美国校园内的毒品问题变得非常严重,校园内与毒品相关的案件数量也大幅上涨,包括打架斗殴、抢劫、损坏财产和故意破坏等。 不止美国,英国高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2013年,英国华文媒体曾报道,在英格兰北部大学就读的6名大学生在喝酒聚会时因过量服用毒品,被紧急送往急救中心,其中一人生命垂危。事后报道,这6名学生中有3名留学生,其中一人是华裔。 这6名学生的吸毒行为不但已经违法,也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而这一切和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年轻学生把吸毒视作一种时尚的校园文化不无关系。 英国的“毒文化”可称为历史悠久,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鸦片几乎被普遍视为万能止痛药、包治百病。当时,英国人没认识到过度使用会危及健康,相反,由于一些著名鸦片服用者的榜样效应,鸦片还被看作获取灵感和体验的独特源泉。 这种“毒文化”如今顺利成章地蔓延至欧美校园,学生普遍不以为耻,以至于新型毒品在高校派对里大行其道。欧美高校的酒吧文化、派对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基因,即便在英国牛津、剑桥这样的顶级高校,随处可见大小林立的酒吧。留英学生会有这样明显的感受:英国学生哪怕讨论论文都是在酒吧里、食堂里,而很少会在图书馆,因此如果你要完成小组作业,你必须习惯在酒吧喧嚣的环境里作业、思考。在英国学生看来,酒吧也是思维碰撞的最好场所。 也难怪在开学季,英国高校附近的酒吧常常夜夜笙箫,这样的狂欢会维持多久?可能是一年!英国部分高校允许大一成绩不计入最后绩点,据说如此设计就是考虑大一新生一整年都在派对上,仿佛在说:这是社交的好机会,学习从大二开始吧。美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几乎如出一辙。 |
- 2014-10-09赴澳留学生上半年增21% 留学成本全球第5贵
- 2014-10-08各国留学省钱秘笈:英国学费一次付清有折扣
- 2014-10-08聚焦澳洲留学:240名医科留学生将无法获得实习职位
- 2014-09-26中信银行福州分行留学面试会反响热烈
- 2014-09-25出国留学应理性看待大学排名 合理选择院校
- 2014-09-25英国留学成就“土豪”的五大专业及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