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寄豪情报故园——赏赞大洋彼岸的李兆银书法艺术
李兆银先生 东南网9月2日讯(文/李勇赤) 我喜欢李兆银先生的书法。 从一开始的初见,至今,十多年了。那时,我在纽约《唐人街》杂志做一名记者,也搞摄影,也拍广告。几乎每天都要在曼哈顿的“恰那趟”华人区跑来跑去。尤其是唐人街所在的东百老汇商业街区,更是我驻足的地方。每天,乘坐从皇后区法拉盛开来的小巴,都要停在孔子大厦一侧,我要回去的时候,也要从那里排队上车;现在想来,当时的熟视无睹,现在竟是我在美国旅居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标,幸好,还留存了当时随手拍的一幅照片。 我就是从那里踏上东百老汇的街道,开始我一天的工作。恰巧,那时兆银老师的身影也会时常出现在那里,又恰巧,杂志社的黄山人社长跟兆银老师又是同乡连江人,就这样,终于有一天,我们不期而遇了。当然,最先认识他之前,首先入眼的是他的字。案上,是他刚刚写好的一幅字,那字,写得朴拙、豪放、博广、洒脱、刚劲、俊逸。黄山人先生把他介绍给我,这样,我们相识了。 对于这一段看似简单而实难忘怀的相识,我写一首七律,以为纪念: 孔子大厦矗眼前 林氏雕像说禁烟 华语川流百老汇 鼓乐相闻舞狮欢 难忘聚首唐人街 欣闻乡音几缠绵 幸有招牌多汉字 驻足亲情醉恍然 在最初,认识兆银老师的字和认识他人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他许多的头衔,只是觉得亲切。这亲切,全然没有任何隔阂,是一种由衷的喜欢和敬慕。通常,我们在国外,几乎不会有人在意你的名气和地位,尤其在东方人和西方人混杂黄白黑各色混杂的国家,显赫的名气已经微不足道,多么耀眼的光环,都会退居其次,人们赞赏的是你实实在在的才华和人格。也正如此,李兆银的名字才会如此的深入我心,在滤过了许许多多的熟知之后,依然对他不会忘怀。 我知道,这是源于我们心中共有的中国情结,而这情结的元素构成,便是书法——我们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字书写艺术。 兆银老师的书法堪称“厚重”:凝重的历史沧桑,力透纸背,隽永的富丽堂皇,融在其间,朴拙的抑扬顿挫,云卷云舒,流泻的挚爱深情,飘逸神韵。这其实已经超越了任何所谓头衔所能代表的一种艺术呈现,“试将落墨成新意,无不无为做有为”。 在旅居的日子里,时时让我感动、兴奋并且喜欢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有机会欣赏到书法,二是有机会在街上看到舞狮。也许是远离故土的原因,这两样对我来说,实在是精神的盛宴。在那样的一个环境,当你有机会去品味这种带有浓厚中国元素的东西的时候,一下子,你会觉得离家近了,离祖国近了,你的那种思乡情感被一下子唤醒,那种神圣的东方文化意识一下子让你热血沸腾,你会情不自禁的为你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这是在我们心灵中、在骨子里永难磨灭的一种历经沧桑的刻痕!我便是在兆银老师的书法里,找到了这种相通,也因此,于翰墨的挥洒之际,深深读懂了兆银老师孤独而炽热的水墨情怀。我想象着,早年,家境还不是很宽裕的他,在海边的沙滩上,执着的开始写下他最初的书法,多少年过去,时间给予了他宽厚的回报,也让他为此而耿耿于怀的锲而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