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改革是硬仗
实施分税制改革20周年之际(7月21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意味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帷幕开启。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未来我国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此相应,财政体制的定位以及财政改革的逻辑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6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将财税体制改革定位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 以此为出发点,财政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革路线图将沿着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方面展开,到2016年基本完成这三大重点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与财政体制职能“升级”形成对比的,是我国财政治理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棘手问题,财政治理的碎片化、不规范、不统一等现象已经相当严重-- 在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预算与政策两张皮。部门和地方争取财力的积极性很高,争取资金越多,使用权力越大,但资金的使用效率却相对低下。 在税费征收上,法定原则远未落实,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抑制了微观活力和创新动力。这些异化之举使政府职能的转变举步维艰。 一面是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更高定位,一面是现实中复杂的利益格局调整。财税改革已涉深水区,与其他多项改革交织。 此外,预算管理改革将撬动专项转移支付这块事关众多部门核心利益的“蛋糕”;“营改增”步入攻坚期,将面对一些来自国有垄断企业甚至行业的阻力;消费税、煤炭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等改革,不仅牵涉经济结构调整,还将影响从企业到个人等微观个体的利益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的重新划分和界定工程浩大,将触及央地之间收入分配的敏感问题,更关乎行政体制改革的宏大命题。 实现财税体制改革目标需要步步为营,在辗转腾挪中不断突破各种障碍,可能是一个税点的“斗争”,也有可能是一个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存留的博弈。改革推进的过程不会轻松,每一环节都将是“硬骨头”。 现实虽然严峻,但改革充满希冀。本轮改革的多项举措,在过去几年已开始试点。例如,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为建立预算透明制度打下了基础;“营改增”在多个行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舆论环境上,纳税人意识被普遍认同,将对改革形成倒逼的社会力量。 未来,决策层与财政部门须在复杂的利益博弈中坚定地推进改革,确保改革措施呱呱落地,全国一盘棋,上下同欲者胜。如此,才能发挥新一轮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杠杆效应。 |
- 2014-07-31中国财政部部长:将重点推进三方面财税改革
- 2014-07-25财税改革:最大限度约束政府花钱之手
- 2014-07-16评论:财税改革要趁“地冷”打铁
- 2014-07-15房地产市场变局:财税改革要趁"地冷"打铁
- 2014-07-14财税改革要把握好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