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战争的况味 中日韩争报世界记忆名录
《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清代科举大金榜》 《黄帝内经》 《中国西藏元代官方档案》 导读:由泛黄的纸页和黑白的相片构成,这或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书卷气”最浓的一个遗产项目。随着中国将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文献资料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记忆遗产,“世界记忆名录”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月末,教科文组织将把申请文献公布在其官网上。昨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众宣传局官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中国的两项申请将与其他90余件档案一起,经过三个小组委员会历时近10个月的审查,最终结果很可能于明年3月公布。 评审过程历时9个月 公众宣传局官员露西亚·伊格莱西亚斯·昆茨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有关组织机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两份申请都已经被受理。“被受理”意味着什么?昆茨解释称,这意味着文献资料将被公布在网络上。与此同时,接受注册、技术和国际顾问三个委员会的依次评估。 小组委员会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各个提名档案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参与调查的人员、顺序以及方法都会在其网站进行公布。在涉及具体的文献时,委员会将寻求相关领域中非政府组织的专家的建议和帮助,并将其与已经入选的类似文献进行对比,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评选标准。在提交给国际顾问委员会之前,提名单位有机会对评估情况进行评论。 最终,在例行会议上,国际顾问委员会要提交一份报告,其中包括:委员会的决定,接受或拒绝一项文献的论据以及任何委员会希望说明的事情。 “这个过程大概要持续9个月。”昆茨说,中国有关的两份申请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在明年3月公布。 当被问及这一项目的“通过率”时,昆茨表示,这完全取决于文献是否符合“世界记忆遗产”项目所设立的标准。不过,她还是给出了去年的数字——50%,“并不排除一个国家的两个项目能够同时入选。”她说。 “中方申报档案符合有关标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说,中国一直积极参与世界记忆名录的申报,目前已有9份文献遗产入选名录。中方此次申报的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相关历史档案“真实、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符合有关申报标准。 华春莹说,申报目的是“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捍卫人类尊严,以防止此类违人道、侵人权、反人类的行为在今后重演”。 她介绍,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南京大屠杀档案,真实记录了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3月1日在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人和平民百姓、抢掠财物、奸污妇女等罪行。慰安妇历史档案主要包括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档案、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档案、汪伪政权档案、“满洲中央银行”档案以及日本战犯的笔供等,清楚地记录了日军强征慰安妇的相关罪行。 “上述材料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记忆名录的评审标准,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应该得到全人类的珍视和保护。”华春莹说。 “中方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提出上述申报,目的是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捍卫人类尊严,防止那段悲惨和黑暗的岁月重现。”她说,“日方对中方申报说三道四,这本身就反映出它的心虚和错误历史观。”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表示,相关档案均为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原始性、真实性、代表性,符合世界记忆遗产的标准和要求。“以南京大屠杀档案为例,德国、英国、美国等国都存有相关资料,此次由于是中国申请,故以保存在中国国内的档案为主。”他表示。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认为,这些档案类型广泛,历史线索清晰,记录真实可信,档案资料互补互证,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从不同角度真实记录了日军在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抢掠财物、奸淫妇女的累累罪行。 教科文组织如何保护“记忆” 文献是记忆的承载,记忆无形,而文献有形。世界记忆名录以抢救“濒危”记录、保护无可替代的文献遗产为手段来保护人类的记忆。迄今,全球已有数百份文献入选名录,成为永久的人类记忆。事实上,“世界记忆”计划一直在做的一项努力是,推动文献遗产数字化,让更多人接触与使用。 目前,该计划开展了许多试点项目,试图可以用新的方法和思路来解决文献遗产的保管和利用问题。例如,一张包含大约3000张1890年-1930年间西非经济共同体国家明信片的光盘被制作出来。这些非常珍贵的明信片总共有大约5万张,它们反映了西非国家的殖民历史。事实上,这些明信片都分散保存在许多国家,主要是欧洲各国。只有通过制作光盘才能把它们“集中”在一起,进行整理并提供利用。 中国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9份文献包括《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传统音乐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清代科举大金榜》、《清代样式雷图档》、《中国西藏元代官方档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评选标准 真实性与不可替代是尺子 不同于音律和教育等文献资料,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档案毕竟包含着战争的况味,并直指一个犯下如此罪行的国家。判断中韩将此申遗的合理性的核心便在于,这些档案资料有没有资格成为世界的记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创建“世界记忆”计划并设立世界记忆名录。名录分为世界级、地区级和国家级三个级别,收录具有世界意义的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记录等。 根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世界记忆的评选标准很复杂且灵活。“评估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没有量化的关于其文化重要性的评估方式,也因此无法确定达到具体的哪一点这项申请是合格的。只能由申请方根据该项目列出的评选标准精良地筛选申请的文献。 在最基本的评选标准中,第一条就是“真实性”,即能够确认文献并非复制品或伪造品,“它的存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其次,这些文献对世界(或地区、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它独特且不可替代,它的消失会给人类遗产带来伤害,“成为使人类遗产贫瘠的因素之一”。但是,该项目同时申明,对世界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背景 中国申报南京大屠杀、“慰安妇”文献 韩国表示也将申报“慰安妇”文献 日本申报“特攻遗书”国内落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说,中方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珍贵历史档案和文献申报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目的是牢记历史。据报道,这是中国首次就南京大屠杀档案向联合国进行正式申报。第二天,日本便提出抗议,要求中方取消申报。对此,华春莹表示,中方不接受日方的无理交涉,也不会撤回有关申报。 与此同时,韩国外交部文化外交局局长金东起也表示,韩方正在将慰安妇相关资料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并称与中国互不干扰。 12日,又有消息传来,根据一个国家只能申报两项的规定,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12日晚决定将京都“东寺百合文书”等两宗历史文档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鹿儿岛县南九州市推荐的“特攻遗书”落选。 一时间,“世界记忆”计划频繁进入人们视野。“世界记忆名录”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世界记忆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 本版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
- 2014-06-15一批反省历史的日本人支持中国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 2014-03-13韩国拟为慰安妇文献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 2013-06-21“侨批档案”成功申遗 成为福建首个《世界记忆名录》
- 2013-06-20中国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福建逾三万件
- 2012-12-12中国侨批冲刺“世界记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