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自辩“柔弱”外交 坚信美国能“领导”世界
28日,奥巴马在纽约州西点军校发表讲话。 即将毕业的学员扔帽庆祝。 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在西点军校2014年毕业典礼上发表外交政策演讲,回应国内外对美国外交政策不力的批评。 “领导”4点要素 第一,在美国核心利益受损或民众生命受到威胁时动用武力; 第二,转变反恐战略,与恐怖组织寻求立足的国家展开更有效合作; 第三,继续通过北约和联合国等机构维护和强化国际秩序; 第四,继续在全球推销所谓“民主”和“人权”。 外交5大“头疼” 俄罗斯:新冷战?乌危机导致西方阵营与俄罗斯严重对立,触发外界对“冷战”卷土重来的忧虑。 叙利亚:未如愿。介入叙危机后,美方的几大愿望非但未能实现,现实情况反而似乎朝反方向发展。 伊朗:老问题。现阶段,伊核问题仍有几大障碍摆在谈判双方面前,涉及这些议题时,伊朗方面恐怕不会让步。 反恐:新挑战。据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基地”分支机构近年来越发猖狂。 亚洲:难重返。CNN评述,纠缠于叙利亚和乌克兰危机迫使奥巴马政府无法实现其先前制定的“重返亚洲”外交方针。 论“领导” 美“不可或缺” 面对西点军校大约1000名毕业生,奥巴马一如既往地谈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的所谓“领导”角色。 “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这就是我的底线:美国必须永远(处于)领导(地位),如果我们不领导,没有别人会来领导,”奥巴马说,“我们面对的问题……不是美国是否会领导,而是我们怎么去领导——不只是保障我们的和平与繁荣,还包括将这种和平与繁荣传播到全球各地。” 驳批评 军事门槛更高 奥巴马在演讲刻意突出“非军事”特色的“领导”角色,被外界解读为针对外界指责他“软弱”的反驳。 对此,奥巴马解释,美国在面临核心利益受威胁时会动武,但在应对一些全球关注、却不直接威胁美国的危机时,“军事行动的门槛必须更高”。在世界舞台的领导角色并不意味着美国必须在每一件国际事务中扮演唯一角色或主要角色,而应该动员盟友和伙伴采取集体行动,通过外交、制裁、诉诸国际法或多边军事行动等广泛渠道来达到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犯下代价最高的错误不是源自我们的克制,而是源自我们匆忙实施军事行动的想法,却没有认真考虑过后果,”奥巴马说,“仅仅因为我们有最好的锤子,并不意味着每个问题都是(需要去对付的)钉子。” 同时,奥巴马还罗列了他保持克制所取得的“成果”。 抚盟友 阐述国际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阐述余下两年多任期外交重点的演讲中,奥巴马没有一个字提及被视作他外交重点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联社报道,或许是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回应批评声,奥巴马从更宏观角度阐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角色,从而没有提及“亚太再平衡”。从现实角度讲,叙利亚冲突、伊拉克暴力形势、美伊核对话、巴以和平进程以及乌克兰危机,都从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奥巴马政府对亚洲战略的关注度。 这与他2011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另一次外交政策主旨演讲形成鲜明对比。那次演讲中,奥巴马高调阐述美国的亚太战略,称在21世纪的亚太地区,“美国正全面参与进来”。 不过,奥巴马还是对亚洲事务略有提及,或许给亚洲地区盟友带来些许宽慰。 国际观察 美是撤退模式 奥巴马“非军事”选项的辩解,不少批评者显然没有被说服。 “现在有一种普遍担忧,在奥巴马领导下,美国正处于撤退模式,”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资深成员、共和党人马克·索恩伯里说,“这个总统即使有演讲天赋,也改变不了他在军事上软弱以及在世界上失信的现实。” 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认为,奥巴马故意将批评者描述成“好战分子”,来摆脱他外交政策给外界留下的软弱印象。 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亚当斯认为,奥巴马所说的话言过其实,已经超出美国力所能及。 新华社 美须改变 反恐战略 奥巴马称,在可预知的未来,恐怖主义仍是美国在国内外面临的最直接威胁,但必须改变反恐战略。侵入每一个有恐怖分子藏身的国家的做法是“幼稚”和“不可持续的”。 奥巴马说,他正寻求美国国会支持,设立一个总额50亿美元的反恐伙伴基金,用于培训和帮助那些“处于反恐前线的伙伴国家”。 |
- 2014-05-30希拉里与奥巴马白宫共进午餐 或为问鼎白宫造势
- 2014-05-30奥巴马表态应对“南海侵略” 受菲越媒体追捧
- 2014-05-29奥巴马宣布美国最长战争结束 或耗数万亿美元
- 2014-05-29奥巴马西点军校演讲:美国将成为未来100年内世界领袖
- 2014-05-29奥巴马宣布撤出驻阿美军 “软弱”成其外交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