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价格必然是双赢的
现在宣扬这个价格的“贵”或“便宜”都会让一方舆论满意,另一方不开心 被称为中俄“天然气大单”的两项重要文件21日在上海签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见证了文件签字仪式。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围绕这一“天然气大单”的谈判持续了十年之久,双方就价格在最后阶段问题相持不下。两国20日签署约40项合作协议,唯独天然气合作不在其中。当西方媒体兴奋猜测这一轮谈判或已“失败”时,购销合同的签署却在21日“意外举行”。 这个情节反映了双方价格谈判的艰苦和复杂性,它让人看到中俄战略关系对两国坚持各自利益的包容。 中俄签署“天然气大单”是地缘经济和政治重大事件,它规模巨大,持续长久,必将把两国经济更紧地拴在一起,并因此产生一连串的利益效应,直至延伸到政治领域。简单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多了一根结实的纽带。 两国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俄罗斯卖给中国天然气的价格,这是两国舆论最关心的合同细节,但两国政府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宣扬这个价格的“贵”或“便宜”都会让一方舆论满意,另一方不开心,而保持模糊性最有利于让最终签约这件大好事保持好的社会效果。 但我们可以从外围猜测这一最终价格的区间。我们知道,价格是实现双方利益的核心环节之一。中俄都是大国,都处于国家复兴的途中,对两国开展战略合作都有强烈愿望,在这种条件下,由一方的意志主导谈判进程、另一方只能接受对方意见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双方的国家能力和地位可以支持谈判的平等。 近来俄罗斯与西方发生严重对立,其向东看的战略意向更加明显。由于欧洲购买俄天然气呈现未来的下降趋势,中国成为新战略买家的意义得到加强。毫无疑问,当下是更有利于中国的谈判时间点。 但这种有利是相互的和具有市场意义的,中俄双方都不会把它转变成一个地缘政治倾斜。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度稳定,双方的天然气合作是互利经济合同,它的公平更多取决于长期因素和两国的战略预测,临时性因素的影响在这当中会是有限的。 对中俄两国社会来说,最重要的是“天然气大单”最终得以签署的事实,它的双赢性质不容置疑。任何一方祈望己方“全胜”、对方“溃败”都毫不现实,决不会有那样的合作,它即使能签,也不可能执行30年。 中俄利用普京访华的很短时间,给双方天然气合作画上“完美句号”,这展示了双方推进彼此战略合作平稳前行的能力。两国经济合作同时伴随了利益博弈,两国的政治关系现状帮助这种博弈更趋理性,而不是刺激它变得肆无忌惮。 对于外部世界,中俄实现天然气合作将产生链式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增加了中俄两大国外交及经济合作其他关键方向的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亚太地缘政治的进一步均衡。西方对中俄21日签约的意外,尤其是舆论对日本“备感挫折”的分析,是效力的快速反应。但预计中国将保持一如既往的克制,不会愿意展示合同对于任何第三国的意义。这种额外的东西,还是让各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 2014-05-22中俄签4000亿天然气大单 巨额合同令世界惊讶
- 2014-05-22俄乌天然气纠纷引欧盟担忧 要求俄勿切断供应
- 2014-05-22中俄签4000亿天然气大单 巨额合同令世界惊讶
- 2014-05-14欧盟“重金”援助乌克兰 分析称为乌天然气债务
- 2014-05-13俄媒:中俄天然气合同将在普京访华期间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