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中国当自强
技术上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把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增强网络的自身“免疫力”作为当务之急 19日,美国司法部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这样莫名的指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凡此种种,在暴露美国网络霸权思想的同时,更提醒我们思考全球化时代的网络安全和网络发展问题。 毋庸讳言,网络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平”。而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也使得世界再没有“安全飞地”,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一部分。不过,在日渐激烈的网络竞争中,中国仍处于后手状态。 虽然中国网民数量已达6.18亿人,然而网络大国并不等于网络强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数据显示,去年,7.6万多个网站被境外通过植入后门实施控制,其中政府网站2452个。而去年8月25日,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遭攻击瘫痪。今年初爆出美国大规模入侵华为服务器,更是让维护网络安全、捍卫国家利益成为共识。 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在全球互联网中仍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的无端指控,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 上月初,微软宣布视窗XP操作系统“退役”,引来安全讨论。我国现在几乎所有的个人计算机和手机,操作系统都是国外的,核心芯片也依赖进口。这警示我们,只有拥有过硬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根绝来自虚拟世界的安全威胁。当前,网络正在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转换,抓住机会让根服务器落户我国,也是取得与大国相适应的国际互联网治理话语权、强化国家战略定力的必要之举。 站在全球治理层面,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需要认识到,捍卫互联网安全是每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使命。用“制裁思维”与“对抗思路”去处理互联网事宜,自己却偷鸡摸狗上下其手,不但难以服众,而且违背互联网开放包容、互利互惠的精神。只有幡然醒悟、彻底放弃霸权思维,才能走出“零和博弈”,实现真正的全球网络安全。 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让“地球村”互联互通,构建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已是必然选择。告别一国独大的优越感,走出以邻为壑的观念,改变动辄拿大棒吓唬人的定势,正是美国需要掌握的“互联网思维”。以协同创新、合作治理推进全球整体网络安全,在问题乱花渐欲迷人眼时强化建设性交流,才能改变“贼喊捉贼”的荒谬现状。 全球互联网治理,责任是底盘,信任是驱动。因责任而充满动力,因信任而分工协作,合作而不对抗、参与而不排他,只有这样,才能将互联网所体现的平等参与、互利互惠、即时沟通等,变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基本元素,通过自我超越达到自我实现。面对恐怖主义的蔓延与全球生态危机等多重国际威胁,每个国家都要认清敌人和朋友,既注重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推动网络朝着互利互惠的目标前进。 那种单边主义的传统国际政治模式,在网络时代已经越发走入穷途末路。然而希望那些网络霸权者自动放弃错误做法,很多时候也许只是一厢情愿。更重要的是,作为技术上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只有把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增强网络的自身“免疫力”作为当务之急,奋力建设网络强国,才能真正扎紧自己的篱笆,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 |
- 2014-05-22窃贼“起诉”暴露网络霸权
- 2014-05-22世界最大网络窃密者“贼喊捉贼”
- 2014-05-20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美国攻击中国网络最新数据
- 2014-05-20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 美方起诉5名中国军官
- 2014-05-15日本高中生过度依赖网络 华人家长忧子女染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