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士讲述“我与中国两会”故事:亲近中国 把握机遇
充满信心的未来 1981年1月的寒冷冬日我来到北京,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到中国。当时作为联邦德国驻华使馆经济参赞,我负责的任务是全力推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经济关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这一开创之举也带来了中德经济关系的良好发展。过去30多年,不断融入全球经济合作的中国和中国人发现,德国和德国人是积极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德经济能够很好互补,并能互相依靠,共同强大。 1999年我被任命为德国驻华大使,这对我来说意味着回到熟悉但又已经经历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 在成长为经济大国后,中国与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贸易经历了巨幅增长。今天,在一个充满经济和金融风险的时代,我们仍有理由相信,中国这艘航船能继续避开暗礁险滩,破浪前行。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家认为这次会议是1978年以来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我认为专家的看法有充分依据。今年的两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一次,将对改革给予重要支持和推进。(于倍寿 作者为德国前驻华大使,本报驻德国记者黄发红采访整理) 媒体关注的焦点 每年3月,中国两会都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是一年一度外部世界集中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场合。 10年前,我作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部记者第一次采访两会,当时感受最深的是两会对中国民众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去过一次人民大会堂,但2004年我作为记者到人民大会堂采访,第一次有机会楼上楼下各处走走,参观了好几个以省市或地区命名的厅,包括北京、新疆、西藏、辽宁等,里面陈设的专门为人民大会堂定制的巨幅名家书画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政治的人来说,人民大会堂除了宏大的建筑风格外,还具有特别的历史感,因为那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出席活动和中国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地。 2004年报道两会期间我采访过相关学者探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问题。后来我曾三次去北京报道两会。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外界对中国人大制度的理解也和对中国其他方面的认识一样,是一个不断调整和重新认识的过程。 2011年我在人民大会堂报道时就听一位美国记者说,他不同意西方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偏见,因为据他了解,每年一次人大会议的背后,是全国人大不同委员会所做的大量实质性立法准备工作,人大会议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件为美国媒体了解和报道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运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土木其 作者为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本报驻英国记者李文云采访整理) |
- 2014-03-132014两会图片精粹
- 2014-03-12【两会图刊】手“语”
- 2014-03-112014两会美女记者众生态 美貌智慧并存
- 2014-03-10明星洋妞跑“两会”
- 2014-03-092014两会花絮:委员也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