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官密集发声批安倍 频率之高规模之大罕见
专家分析 在重大问题上抢夺话语权 前驻外大使陈明明介绍,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方的强烈反应包括大使们的表态都是中方对日本领导人及政府所做所为整体反应的组成部分。 陈明明说,驻外大使在国外媒体上发表文章或接受驻在国媒体采访,向外界宣传、介绍中国,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也是驻外大使工作的一个重要责任之一,就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发声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以介绍中国为多,比如中国梦、十八大等,就同一个问题,且是双边国家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以这样的频率、这样的阵势发表文章,比较罕见,在其印象中前所未有。 “国际社会很多国家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楚,不认为是大问题,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反应这么强烈,这次驻外大使发文非常集中,说明我们国家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对外阐明我们的立场,了解日本的错误,在国际上获得更多支持”,陈明明说。 陈明明指出,尽管此前中国政府已正式表态表明立场,但这些国外媒体不一定予以报道和刊登,且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有偏见,报道也不一定准确,中国驻外大使发表文章,是让外界听得到中国的声音,在重大问题上抢夺话语权,意义非常重要。 保持高压希望日方承认错误 陈明明介绍,一般大使自己会动手写在外媒刊登的署名文章,写之前会先看国务委员、外交部长、外交部发言人等的基本表态,文章与国内的表态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一般会选择当地国家有影响的主流媒体发表,扩大影响。 “这个文章并不好写”,陈明明说,大使在文章中提到驻在国的二战历史,是为提醒对方日本领导人在否定二战历史,这是对二战胜利果实的否定,很多国家都是二战受害国,因此这不仅仅是中日关系的问题,同时也能引起共鸣。 有的大使没有发表署名文章,而是召开专门的记者会,尽管现在国外媒体也很愿意听到当事国的声音,但投稿有可能登也有可能不登,因此大使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发出声音,座谈会、记者会等多管齐下,形成这个问题对外宣传的小高潮。 陈明明认为,这也体现中方在日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保持高压,希望日方承认错误,改变做法,是一定程度内的反制,是有理有节的立场。 中日保持克制的战略性对抗 尽管有这么多中国驻外大使齐声谴责,但中国并没有把日本驻华大使赶回去,也没有把自己的驻日大使撤回来,中日大使级的外交渠道依然保留,中日对抗在专家看来还是有分寸的、克制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过去中国有维护中日关系大局的想法,在日本对二战历史的认识问题上没有投入太多外交力量去说,加上当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也更关注中国的一言一行,给中国更多发声的空间。 金灿荣认为,中日关系的紧张将长期化,因此需要最大范围地争取国际支持,所以这次大使发声的面比较广,不光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且因为两国当前争端涉及领土争议,因此双方都很看重,采取很多步骤对抗,但与此同时也都不愿意冲突升级,在很节制地控制矛盾,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层级很高的战略性对抗。 |
- 2014-01-11如果美国能做主,拿掉安倍是选项?
- 2014-01-11我驻英美俄等国大使分别在当地媒体撰文批判安倍无视历史
- 2014-01-11安倍对日本外交官下令反击中国对其的批判
- 2014-01-11崔天凯“投书”美报 谴责安倍行径危及地区安全
- 2014-01-10安倍访非:寻财、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