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员:中国应全力保护遗产地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新华网昆明1月4日电(记者梁业倩 何春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卡贝丝女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地方政府应寻找一种平衡而有效的模式,在推动包括哈尼梯田在内的世界遗产所在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护遗产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世界遗产大国,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卡贝丝表示,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拥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等各种类型遗产的国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文物古迹、遗址、山水森林等。 她说,遗产种类的丰富多样性,给中国的遗产保护带来了难题,要保护和传承好世界遗产需要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模式和技巧。“保护好哈尼梯田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不让遗产地核心区梯田和建筑遭到破坏,同时还要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年轻一代仍然愿意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她说。 对于遗产地的房屋建设和旅游开发,卡贝丝建议,首先要制定详细的遗产区地图,并且将核心区明确和显著地标识出来,提醒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远离这些地区搞开发建设,并确保该项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卡贝丝还表示,中国有些地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当地政府大力开展旅游业,兴建了大量的旅游设施,导致各地景区千篇一律,缺少当地的特色和人文活动,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哈尼梯田在未来的开发中应避免这样的方式。 卡贝丝认为,中国不缺文化传统,但是要注重教育,尤其是向年轻一代传输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关键要让当地人合作并参与到遗产地的保护,使人们有自己的人生期待,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骄傲,有意愿保护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卡贝丝说,当地也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提振经济,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让留守梯田的人们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