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入“深水区” 有效落实时间表成关键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改革将导致出现一个“新中国”。这显然将影响到中国的每一个人。目标已定,如何落实成为接下来的关键。《纽约时报》17日刊发社论称,如果能够贯彻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勾勒的改革方案将大大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 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一些报道也看到了这一点。《经济学家》称,中国领导人不得不战胜一些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甚至城市中产阶级对改革的抵制,他们虽然喜欢强调社会公平,但并不希望看到农民工享有同等的医保和教育权利,使自己的优势被削弱。正如中国所说,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明镜》周刊称,有专家表示,过去强大的利益集团和地方官僚机构经常阻挠改革项目的落实。 而在分析人士看来,改革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将目标如此细化足以说明中国领导人迎难而上的勇气。韩联社称,此次三中全会还对延迟退休等争议性话题指出方向。中国专家普遍认为,细则的出台表明中国新政府面对利害关系复杂的与国民生活有关的事情,决不是放置不管,而是积极应对。台湾“中央社”援引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的话说,中共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对全面性改革下了决心。改革本来就是逐步推进,“太快叫革命,不叫改革”,大陆有自己的步调,避免改革太快太急,反致失败。海湾新闻网16日说,中国领导人似乎令人信服地诊断出中国政府治理的问题所在,并合理地制定出应对战略。有足够理由相信他们正在建设兑现诺言的基础框架。 竹立家表示,《决定》提出到2020年15大领域60项任务要有决定性成果。这次改革不但有路线图,还有时间表。要保证有效落实首先必须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其中包括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政府、市场、社会共治的局面;促进依法治国规范体系的形成;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形成,让人民成为改革主体,让人民参与改革的全过程。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改革措施的落实关键是从实际出发,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有更多的细则和调整。《决定》是方针,方针对了政策不一定对,所以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进行细化和调整。【环球时报驻美国、加拿大、德国、韩国特约记者 李勇 陶短房 青木 王刚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甄翔 柳玉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