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首例H7N9疑似病例确诊 96名密切接触者未现异常
■专家连线 钟南山院士介绍全省首例H7N9确诊病例情况: 目前病情较严重 但意识仍然清楚 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昨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患者目前病情仍然比较严重,“一方面有比较严重的肺炎,需要高浓度氧气才能维持呼吸功能,但换气功能差,高浓度氧气进入体内却无法利用,说明肺泡炎症纤维化厉害。第二是肺心功能不全,8月5号、7号连续两次出现肺心衰,心肌、肾、肝出现轻度损害现象,但意识仍然清楚”。 钟南山说,现有的治疗手段是将达菲剂量提高,如果咽拭子检测仍为阳性,将继续使用达菲,以后会视情况而定是否采用静脉注射的帕拉米韦。 患者为何病情危重?钟南山分析认为,这与未能及时采用抗病毒药物达菲有一定关系。“出现流感症状,如果有活禽暴露史,应该早点用达菲,但这在基层医院执行出了点问题。”钟南山说。 据了解,患者7月27日在当地基层医院检查时已经出现流感症状,8月3日转院至惠州中心医院,8月4日才开始使用达菲。“这中间整整隔了7天时间。”钟南山表示,“从中国134例H7N9患者的治疗经验来看,3天内用达菲是有效的,晚了再用效果就不太好了。” 钟南山认为,以后H7N9防控要从中吸取教训,“凡是有活禽暴露背景的患者,一旦有流感症状,一定要早早用药。达菲并没有太大的副作用。目前广东已经将它纳入医保,费用有所保证”。 钟南山特别提醒,刚开始这名患者的病毒样本并没有检测出阳性,这表明检测需要反复进行,“另外还需要提高试剂的质量”。 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称惠州确诊病例为单独个案并建议: 10日内曾接触活禽 遇发烧及早就诊 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何剑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职业因素与接触史,可初步判断病毒可能从禽鸟传染给患者,目前有关部门正从档口、患者家中采集环境样品以及动物样品,收集相关证据。“通常H7N9都难以明确找到来源,因为这种病毒在鸡中并不发病的。何时感染又与个体差异有关,所以这个病例的感染源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点对点证据,但相关工作仍在进行中。” 广东出现了首例H7N9病例,天气又在转凉,H7N9会否大面积流行?何剑峰认为,目前H7N9在广东扩散或流行的几率极低。他进一步解释,首先,目前H7N9仍界定为禽源性病毒,不带有人的流感基因,因此不具备生物学基础。其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96个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中,95人均无异常,只有患者儿子9日晚出现一次发烧症状,如今体温已经恢复正常,并且经两次采样检测均为阴性。“现在还在高度检测中,但截至目前,仍未在接触者中发现H7N9有人传人的证据。” 公众应该如何预防H7N9以及早诊早治?何剑峰表示,公众首先不必恐慌,“现在是单独发生的个案,目前没有人传人的生物基础,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极低。”其次,进食“三鸟”应煮熟煮透。十天内接触过活禽者,如出现发烧表现,应及早就诊,并主动告知职业,以便医生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曹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