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今日资讯 > 正文

“家门口留学”:“时尚”背后的隐忧

usa.fjsen.com 2013-07-12 09: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合作办学,催热“本土留学”?

今年参加高考的黑龙江考生李欣健填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瀚德实验班这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据了解,实验班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法学专业,学院资助选派60%左右的优秀学生赴国外合作高校留学1年。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后,将分别获得国外高校和北师大颁发的学位证书。“以前认为只要留学,孩子就镀了一层金,能留在国外工作,就是回国也能找份好工作。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无论国内国外,孩子学到真本事才是真的。”李欣健的家长对笔者表示。

的确,出国留学花费巨大,而且回国潮中“海待”增多,再加上也有不适应国内工作环境的留学生。相比直接出国留学,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供的国内两年国外两年等学习模式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这样不仅节省费用,而且给孩子初涉独立生活提供缓冲,与此同时,其接受的又是吸纳了国外教育理念的教育。

笔者梳理北京高校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现不少项目都配备了一流的师资和数量可观的奖学金。学生可通过4至5年的时间,获得国内外高校的双学位证书,并更易到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如清华大学开设的环境工程和法学两个国际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奖学金,用以支持学生有至少1年时间在海外最好的学校学习。中国人民大学的中法学院采取“3+1”的培养模式,考生毕业后取得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学位和法国高校的本科文凭。中国传媒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实验班项目采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国外学习和交流机会。

遍地开花,难辨质量高低

作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中的新生事物,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遍地开花。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月,我国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共有1780个,其中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项目732个,机构43个。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正式颁布以来,在过去10年里,中外合作办学在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层次、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国民高等教育选择空间等方面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急速发展确实产生了泥沙俱下的乱象。

张欢200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当地一所“211”高校国际教育学院的中澳班学习,2012年拿到了澳大利亚一所高校的文凭,但这所高校在澳大利亚排名靠后,在中国更是名气全无。4年时间里,他花费了家里70多万元。与个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类似,他的同学普遍是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尽管项目的要求是高考分数达到三本线,但基本上“只要交钱就能读”。

笔者获悉,我国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独立大学,类似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二是学校之下的非独立法人,类似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三是中外合作项目,即中方教育机构和国外教育机构只在某一项目上联合办学。

河南省焦作市一位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这样告诉笔者:“最开始的时候,省内只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少数院校有中外合作办学,它们通常纳入本科二批,由于中方合作学校的吸引力较大而且录取上有优势,因此生源状况较好。后来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越来越多,中方合作学校的名气却越来越弱,很多甚至在三本或者专科批次招生。由于其学费高、门槛低,地位也一落千丈,一些院校即使靠志愿调剂也很难完成招生计划。”

另一位学生李明泽告诉笔者,她目前就读的是广东省一个中英双方合作的教育项目。尽管这是一个获得认证的项目,但她入学后才发现真正参与合作的并非英国本土的大学,而是该校在马来西亚新建的分校。“如果在第三方国家就读,文凭的含金量肯定大打折扣。而且听一些师兄师姐说,在马来西亚分校区就读,教学质量与英国本土不能相比。”李明泽认为,这种情况与她原本期待的“英国留学”有相当大的差距。

责任编辑:孙靖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 11周年,中琦黄金感恩有“金”喜!
  • 世代传承,黄金管家——中琦黄金宝龙新华都专柜开业
  • 中琦黄金举办家庭理财沙龙 分享家庭理财知识
  • “中琦黄金”钻石代言赛宣扬恒久远的爱
  • 中琦黄金举办家庭财富沙龙 关注家庭财商教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