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影响一线城市人才竞争力 海归更加重视健康
身体健康应纳入就业机会成本 2007年回国创业“一起写网”的徐智勇,公司的总部在北京。2012年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持续遭遇重度雾霾天气,也给他的工作带来一些困扰。有一次,一位国外客户准备来京洽谈业务,但是在了解北京近期的空气质量指数之后,决意避开重度污染的天气,改变了行程,这客观上给公司运作增加了一些成本。徐智勇表示理解,但也非常无奈。 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态也反映在许多年轻的海归身上。一方面是考虑职业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却高度一致地认为,身体健康也应纳入在一个城市工作的机会成本。“毕竟工作不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而生活是。”德国锡根大学媒体学硕士吕钊说,在选择工作时,还是应当考虑到这个城市的环境给人的身体带来的附加效应。“虽然在人生的上升期只会考虑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待遇,但是假如某个城市明显不适宜居住,那么机会再好也会放弃。” 和吕钊持一样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工作还是事业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而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赵右南说道。“身体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的,一旦恶化须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他的同学马源宏也表示认同。 期待改变以提升主观幸福感 当前,人们普遍关注海归在归国后跨文化方面的冲击和不适应。这主要是指海归们在经历了国外的学习或工作后,再次回到自己的母文化中,还需对母文化有一个再度适应的过程。然而,留学生归国后的不适应,还突出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不适应。这一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国际会计与经济管理专业的何兰珊在英国学习将近一年,她说周围的朋友回国就能明显觉得国内的空气很差。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会时常浏览一些天气类的网站或APP应用,关注自己心仪就业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如何。 面对这种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逆向冲击,中国青年海归协会会长林熙也建议,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当地的环境治理,给民众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环保牌”或许会为一些城市在未来的人才引进中带来新的契机。人民日报海外版 |
- 2013-06-05上海去年PM2.5平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
- 2013-05-13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不了解PM2.5
- 2013-05-08调查称近半民众认为气候不正常 超半数不了解PM2.5
- 2013-05-07中日韩设立政策对话机构合作应对PM2.5飘散
- 2013-05-03中日韩将举行环境部长会 重点讨论中国PM2.5问题
- 2013-04-15治理PM 2.5油品添加剂推广两年无人问津
- 2013-04-15专家:北京想3年内解决PM2.5污染问题不大可能
- 2013-04-09传9至11层楼PM2.5浓度高 环保局称取决于微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