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高考制度36年之变:成本剧增 改革在质疑中前行
高考加分政策:促公平VS遭遇信任危机 高考加分政策主要为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其初衷是为了促进公平。1950年高校招生时,国家规定应“从宽录取”以下特殊考生: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从此时起,高考加分制度则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 之后20年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获奖者、华侨、港澳台学生、烈士子女、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等都开始享受降分投档、高校审查录取的政策优惠。 由于一些具体项目由各省份自行制定,又加上考试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变形走样,加分项目偏多偏滥、公示仅是走过场、加分偏高等弊端频现,许多人走上了“为子求分”之路,高考加分政策也因此遭遇信任危机。曾有网友爆料: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示的加分考生名单中有4个考生的家长都是当地官员。福建漳州市更规定,凡是纳税在300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其控股企业主的子女中考均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高考成绩的每一分,都意味着增加或者减少成百上千个竞争对手。而现在,高考加分已成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加分政策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是高考的利益太大了,只要有一线机会,有能力的就会想尽办法钻空子。” 制度改革:“一考定终身”——自主招生 高考每年举办一次,成绩只供当年录取,一分之差,将决定考生进入哪所学校,加之就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学历歧视问题,高考,对考生、家长、老师等来说,自然成为一场“重大战役”。“去年有一个孩子,因为路上堵车,结果高考迟到没能进入考场,我想起来就特别难受。”说起“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一位高中老师脸上透着凝重和无奈。 而面对高考这场全民战役,学生、家长如临大敌,他们极尽所能:吃避孕药推迟经期、不吃挂面怕“挂”科,只穿耐克因为全是“对勾”…… 每年全国有上千万的人同时考试,大家全都全副武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也从未停止过受到质疑和批判,而被誉为高考改革破冰之旅的自主招生,在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之后,试题也更加趋于规范,自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部分名校还出台向贫困地区考生倾斜的自主招生政策,“不拘一格降人才”。 实行自主招生联考的学校纷纷表示,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将招生制度改革和高中阶段教学改革相对接。“自主招生的积极意义,就是从‘一个模子、一个出口’的教育方式,转向多元化人才选拔培养的模式。”教育学者熊丙奇则认为,自主招生的实质,是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这样的自主招生,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可以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推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兴趣。(完) |
- 2013-06-09北京高考语文卷今起试评 12日起全面阅卷
- 2013-06-09最严高考安检仍难杜绝作弊 作弊器甚至藏进卫生巾
- 2013-06-0924日左右可查高考成绩 今年高考期间厦一人作弊
- 2013-06-08福建2013年高考结束 查处违纪舞弊38例
- 2013-06-08组图:全国各地高考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