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强降雨“轮番登场” 未来一周仍需防范暴雨
南海季风偏早暴发是诱因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研究员柳艳菊介绍,近期我国南方的这种气候状况与南海夏季风暴发时间偏早有关。“活跃的南海季风加上中纬度地区冷空气的影响,使强烈的暖湿气候与冷空气交汇导致突发性强降雨,因此南方降雨来得较早。” 南海季风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却是决定我国汛期降水的重要原因。据柳艳菊介绍,季节转换后,西南季风在南海地区稳定地建立,形成了南海夏季风。南海季风的暴发、活跃和中断,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其暴发相当于从印度洋经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以及南海一直到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水汽通道已打开,即我国雨季的开始。在南海季风暴发后的一到两周内,丰沛的水汽使我国西南、华南、江南地区多降水发生。” “南方多雨北方干热”是否异常? 从目前的天气状况来看,南方降水频繁,东北要比华南干热,北京更是一个春天没下一场像样的雨——这样的天气是否有些异常? 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认为正常。“从我国的气候状况来说,目前正是南海季风暴发的季节,江南、华南进入雨季,而北方地区则处在春夏交替的时间。只是今年南方地区的强降雨出现早而强度比较大。”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数据显示,我国北方的降水可能会较常年偏多,防汛工作不容忽视。“在我国,汛期主要指5月至9月,但由于各地雨季开始的时间不同,主汛期也有时间上的差别。一般来讲,随着雨季从南向北推进,主汛期时间也由南向北依次开始。”柳艳菊介绍说。 未来一周仍需防范暴雨影响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共有两次强降雨过程,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需防范地质灾害,并密切监测江河湖泊水位水情。 对于公众来讲,如果遇见大雨、暴雨天气,气象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御: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在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叶海英) (光明日报) |
- 2013-05-20强降雨致江西70多万人受灾 6人死亡4人失踪
- 2013-05-18强降雨致江西70多万人受灾 上万人紧急转移
- 2013-05-18重灾区韶关忙于灾后复产 塌方仍堵死323国道
- 2013-05-17中国南方暴雨加剧洪涝灾害 已致40亡20失踪
- 2013-05-17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 2013-05-17我国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
- 2013-05-16暴雨致多地内涝 民众骑车趟水百态
- 2013-05-16近期南方暴雨风雹造成10省份33人死亡12人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