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焦虑催生“抢金潮” “中国大妈”成热词
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胀,股市基金跌跌不休,理财产品不甚可靠,房产投资受调控,“无处安放”的钱袋子真是让中国老百姓无所适从。而随着四月暴跌的国际金价,“中国大妈”的“投资饥渴”似乎终于找到了出路。 4月初,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法兴银行等国际投行纷纷大幅下调今明两年对于黄金价格的预期,国际金价随即大幅跳水,跌幅甚至一度达到15.3%。一时间,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抢金狂潮”,号称战胜华尔街大鳄的“中国大妈”成为网络热词。 五一小长假期间,北京、上海、广州、甚至香港各地金店人头攒动,黄金似白菜,销售迎来又一轮“井喷”。 据北京菜百公司透露,五一期间,菜百公司销售额达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逾20%。国华商场三天假期黄金饰品销售增幅超五成,特别是黄金手镯,增幅达61.2%。据香港媒体报道,位于旅游旺点的珠宝金行,顾客量自黄金周前已暴增30%~40%,凡足金制成品被悉数扫走。 当然,这场“抢金旋风”并未止于实体金店。记者查询中国最大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指数显示,“黄金”在4月份的成交指数同比暴增467%,最近七天成交指数同比增加404.3%。 “中国大妈”之所以疯狂“吸金”,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是因为目前的通货膨胀、货币超发和存款利率低等因素让更多民众希望借黄金投资保值。 对于“黄金”是否真能保值?现在入市抄底是否是对的时机?市场上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专业人士指出,投资型金条价格在紧跟现货金价基础上每克高出10-15元不等,而金饰价格由于内含设计、手工费,价格远高于现货金价,更是几乎不可能回购变现,根本不适合投资。 当然,投资黄金不仅包括金店购买黄金实物,投资者亦可选择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黄金、纸黄金、黄金期货等金融产品。不过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财富管理室经理吴志坚亦提醒,上述产品需要一定期货金融知识,并不一定适合普通投资者。 |
- 2013-05-02“中国大妈”扭转国际金价 专家称只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