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接送孩子”怪圈如何破局
均衡教育资源,实现就近入学,这是政府的事情;整治社会治安,维护交通秩序,这是公安交通部门的事情;设立“学童拥护员”、组织家校联合会,这是学校的事情;理性关爱孩子,培养良好习惯,这是家长的事情……既然“中国式接送”属于社会问题,那么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中国式接送”才有可能慢慢减少。 在中国,绝大多数父母一生会有一门必修课——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甚至初中,最少需要接送9年。这9年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时间至少两个小时在路上,按这样计算,一个孩子花费家长的时间最少6570小时。记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访了呼和浩特青山小学、苏虎街小学、通顺街小学、三中、农大附小等多所学校,被调查的200名家长中,97%以上的家长认为交通、治安环境及独生子女等原因导致中国式接送孩子现象的产生,而家长必须接送孩子的原因是担心安全问题。 校园门前:天天上演“中国式接送”场景 2013年3月19日早晨7点,记者在内蒙古农大附小门前看到,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络绎不绝。家长们的驾乘也五花八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私家车,样样都有。有的家长把自行车或电动车横在非机动车道上,整理完孩子的衣服催促快点进校,但自己却没有离去,直到孩子走进校园,他的视线才从孩子身上移开,更有一些私家车车主,在送孩子时随便乱停乱放车辆,惹得过往的车主不停地按喇叭示意不满。 当天下午4点20分,记者来到青山小学门前,看到有的家长早早就来到校门外翘首以待,有的两三个人聚在一起说笑,有的抽着烟,眼睛直盯着校门,短短十分钟内,家长越聚越多,校门被堵得水泄不通。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有775807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有2111388人,接受学前教育的为492175。据统计,在一些城市,幼儿园孩子及小学生的接送率已经达到100%,初中生接送率将近40%,甚至有17岁的高中生,每天仍要家长接送。 家长坦言:担忧孩子安全也在意择校 “现在社会治安不好,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走,电视上总有丢孩子的新闻,我们做家长的害怕啊!”面对记者的提问,家长王女士无奈地说:“如果哪天我没顾上接孩子,那他放学这段时间,我就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出什么事!” 在我们居住的城市,大多数家庭居住在学校两三公里或者三四公里之外的地方,离学校五公里以外的也不在少数。家住北二环郊区的秦凤莲,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接送在青山小学上学的孙子,除了做饭、做家务外,所有空闲时间都奔波在接送孙子的路上。当问及为何不让孩子自己上学,秦凤莲表示:“这么远的路,小孩一个人走太不安全了!”既然路远,为什么不就近上学呢?“人们都说这个学校好,只要好,远就远点,不管怎样,再累也得让孩子上好学校呀!”秦大妈说。站在一旁的张明远老人也感慨道:“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上学的时候,每天班长组织列队回家,路上车少人少坏人少,现如今,车多人多小偷多,让孩子一个人上下学,的确让人不放心。” 公安部一项通报显示:2011年,全国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5320起,共打掉3195个犯罪团伙,解救被拐儿童8660人。在采访中,大多数家长表示,目前的治安环境还不能达到让孩子自己走着回家的状态。在被调查的100余名家长中,因担忧安全问题而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占到100%。 |
- 2013-04-12入乡未随俗 美华人照兴"中国式"过马路频吃罚单
- 2012-12-31老外吐槽中国式跨国婚姻:娶太太等于娶她全家
- 2012-12-253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湖南欢度“中国式”平安夜
- 2012-12-20大视野:美国枪支管理 中国式“血荒”
- 2012-12-19华人设计师进军高端领域 “中国式”创意热潮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