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最新资讯 > 正文

英国《每日电讯报》:购物成中国人旅游项目

usa.fjsen.com 2013-04-09 11:58   来源:环球时报    我来说两句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4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新的购物者国度

周日上午9时15分,一排闪亮的长途大巴停在温莎镇的河畔停车场。大约15名中国游客从一辆车上鱼贯而出,但他们没时间欣赏周围美景。这是体验英国8日游的最后一天。他们在英行程已超过1000英里。参观城堡并游览该镇后才是温莎之行的重头戏:比斯特购物村。下午4时30分之前他们必须直奔希思罗机场乘机回国。

中国游客因钱而被觊觎。典型的中国游客在英国要消费1600英镑,几乎3倍于平均水平。热衷品牌的中国女性旅游一次能花5000英镑甚至更多。中国境外游市场在2020年有望达到日本的3倍,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

购物已成为中国游客新的观光项目。“他们来自刚富裕起来的社会,对积累物质商品有着强烈的偏好。”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为迎合中国顾客,哈罗德百货已拥有100多个中国银联卡终端和70多名说中文的员工。但这还不够。“店员要深谙所售产品。中国人往往希望了解所有细节。”某业内人士说。此外,还需要培训店员以中国方式向顾客致敬,用双手接过信用卡,“几乎等同于‘颁奖’仪式”。

在游览温莎镇的这批中国游客中,既有40岁左右的企业家,也有70多岁的退休会计师,每个人都属于不断壮大的中国城市中产阶层。事实证明,他们大多数人希望尽快离开城堡,奔赴比斯特购物村。“上周末有30辆大巴,”司机吉姆说,“全是中国人。”与前年相比,去年来此购物的中国游客增长70%。

20分钟后,博柏利将欢迎来自东方的“侵袭”,但该店显然已做好准备:用中文标识的开放时间和一群说中文的导购。中国游客团一下子散开,分别朝各大奢侈品牌奔去。某游客为妻子购买一件外套,我发现上面挂有“中国制造”的标签。他奔赴5000英里却买到国内生产的欧洲品牌。不过在中国,高额税费使奢侈品售价高出40%,而且很可能是假货。

该是赶往希思罗机场的时候了。一名女性游客开始用手机拍摄窗外的沿途景色。她最喜欢什么?“乡村。”她回答说,“太空旷了。”(作者萨莉·威廉姆斯,王会聪译)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 11周年,中琦黄金感恩有“金”喜!
  • 世代传承,黄金管家——中琦黄金宝龙新华都专柜开业
  • 中琦黄金举办家庭理财沙龙 分享家庭理财知识
  • “中琦黄金”钻石代言赛宣扬恒久远的爱
  • 中琦黄金举办家庭财富沙龙 关注家庭财商教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