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新任期转攻外交:对华亮出双刃剑
奥巴马退出中东需要哈格尔 2012年11月2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匆忙中断了她的东南亚三国之行,离开柬埔寨前往耶路撒冷、拉姆安拉和开罗——美国中东政策的支柱以色列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地面攻击,她必须赶去同冲突双方及对巴以和谈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埃及领导人磋商停火事宜。 分析指出,希拉里此行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奥巴马四年前就定下了“退出中东、重返亚太”的外交安全战略,“退出中东”是“重返亚太”的重要前提之一。但是正如迈克尔·鲁宾所言,“阿拉伯之春”不仅颠覆了中东几个强人的政治统治,而且意外打乱了华盛顿的外交步伐;华盛顿发现,自己不得不经常充当中东救火队员的角色,而“重返东亚”的步伐总是迈不开。 1月7日,奥巴马一改第一任期的“老好人”形象,不顾党内外部分议员的反对,题名两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内布拉斯加共和党参议员哈格尔和白宫首席反恐顾问布伦南作为防长和中情局局长的候选人。哈格尔主要因“亲伊朗”和“反以色列”立场而备受质疑,布伦南则主要因为支持“强化审讯”而饱受非议。 但是,奥巴马更看重的是他们处理中东问题的立场和经验。 根据西方和阿拉伯媒体的报道,布伦南精通阿拉伯语,是一名阿拉伯问题专家,作为奥巴马倚重的高级阁僚,他此次被奥巴马推上外交安全事务的前台,显然是承载着更多的使命的。 相比布伦南,哈格尔是一个更加充满争议的人物:国会里的一群大佬不欢迎他,但是前国务卿柯林·鲍威尔以及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瓦尔特、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著名时事评论员安德鲁·苏里文等一大批国际问题专家坚持认为,“特立独行”的哈格尔是现阶段担任防长的最合适的人选。 当地时间1月13日,鲍威尔参加美国广播公司“与媒体见面”(Meet the Press)节说,他之所以看好哈格尔,是因为哈格尔获得了“美国三军士兵和他们父母的支持,他们知道当国家考虑是否派军队去海外冒险的时候,他会非常谨慎”。他同时警告国会里的鹰派人物说,美国人民通过选票已经表明他们的态度,他们更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巴以及伊朗等国的问题,持强硬立场的约翰·麦凯恩和米特·罗姆尼已经先后输掉了他们的总统选举。 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瓦尔特(Stephen M. Walt)则直言,选择哈格尔出任防长,为解决巴以问题及伊朗核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能。首先,美国的巴以政策需要重新进行审视,一味袒护以色列的做法对解决巴以问题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因为以色列对“两个国家”的方案已经没有兴趣,而巴勒斯坦方面又太过弱势,根本无力说服以色列改变它的立场,“两个国家”的方案事实上已经死亡,是否提名哈格尔对现行中东政策已经于事无补,相反,提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主张拉哈马斯和伊朗参与对话的哈格尔,至少可以鼓励华盛顿的政治人物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另外,奥巴马提名哈格尔搭档克里,可以传达一个清新的声音:他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发起一场预防性战争解决伊朗问题。哈格尔绝不是一个鸽派,更不会是一个和事佬,只是他认为武力不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方法而已。 |
- 2013-01-22白宫幕僚称国会或可通过奥巴马控枪方案部分内容
- 2013-01-22奥巴马第二任期荆棘载途 中美关系发展备受瞩目
- 2013-01-22奥巴马第二任期就职典礼华盛顿举办 数万民众捧场
- 2013-01-22美国总统奥巴马履行法定连任就职程序
- 2013-01-22老友评价奥巴马:自信却孤独 人老了动作迟缓
- 2013-01-22奥巴马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演讲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