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闽都文化 > 正文

畲家婚嫁的快乐礼仪

usa.fjsen.com 2012-12-13 15:19   来源:浙江在线    我来说两句

  敬酒时,客人要掏小红包,故称“撬蛙”。这些红包钱,分点给赤娘作报酬,也分点给姑嫂,叫“分姐妹钱”,主要给新娘带到夫家,以后给孩子做帽子时打银牌用。

  姑嫂陪赤娘敬酒主要是景宁做法,其他县也有新娘陪赤娘敬酒的,在遂昌是赤郎敬酒,叫“赤郎背花”。

  5、夜行嫁。

  在“子时过了丑时上,新娘梳妆更衣衫……”的“催亲歌”歌声中,新娘开始梳妆更衣。据说,凌晨佛晓,途中行人少、清爽吉利,是行嫁黄金时刻,所以天未亮新娘就梳妆了。过去,畲族女性从做新娘那日起,把头发梳成螺式或筒式发鬓盘在头上,载头冠,着花边衣衫。现在新娘的发型和衣着打扮,与当地汉人没有多大差异。但仍沿袭在三更半夜梳妆更衣,早出娘门以图吉利。规定卯时入夫家门。

  新娘由二位伴姑相随,走到厅堂向父母双亲告辞,与兄弟姐妹各含一口砂糖饭,预兆日后生活像糖样甜蜜,谓“姐妹饭”,并含三口糖饭用巾帕包好,藏在怀里带到夫家养千斤重大猪,谓“千斤饭”。有的还举行留箸仪式,意为新娘要去别人家了,父母交给兄弟瞻养。方式是:新娘站在中堂中间的小凳上,面朝外,兄或弟站其背后,左右手各拿一双筷子,从新娘腋下递给新娘,新娘接过从肩上将筷子还给,反复三次。然后姨母把新娘搀到屋檐,撑开“行路伞”交给新娘沿途半撑半蒙行路。相传始祖三公主当年撑“皇伞”行嫁,于是世化沿袭新娘撑行路伞。《畲族简史》云:“新娘出阁持一伞,半张以蒙其首,步行至乾宅。”如今,有的新娘以车代步,依旧随身带着“行路伞”。

  一群姑娘(也有妇女在内)依依不舍地分别把嫁妆抬起,送到大门外。有的抬着嫁妆向东走,有的往西行,四分五裂,弄得赤郎束手无策,紧紧跟随后头好言求情,经过一番戏耍之后,赤郎掏出早奋好的红包递给姑娘,表示送行谢意。姑娘也以红包回敬,预祝一路平安。这样相互赠送红包谓“牛牯兑牛娘”。可是,调皮的姑娘牵过“牛牯”,却不兑“牛娘”,这么一来,当然又有一番逗趣,她们或许拿走嫁妆背上的“点心饼”(赤郎途中用点心的饼干),或是往赤郎脸上抹黑。好不容易赤郎才是接过嫁妆,熊熊松阳灯引路,快步如飞。“感谢酒、感谢茶,感高六亲和东家,感谢姐妹来送行,郎今度亲转回家……”的欢快歌声在山间回荡,新娘已走很远了。耍赤郎往往又播下,再来该村娶亲的种子。没有人耍赤郎的村会被人说这个村姑娘无能。在景宁有的村是吃了“落脚酒”后,行郎在下午就先抬嫁妆回去了。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 11周年,中琦黄金感恩有“金”喜!
  • 世代传承,黄金管家——中琦黄金宝龙新华都专柜开业
  • 中琦黄金举办家庭理财沙龙 分享家庭理财知识
  • “中琦黄金”钻石代言赛宣扬恒久远的爱
  • 中琦黄金举办家庭财富沙龙 关注家庭财商教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