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恢复美国的自信?
usa.fjsen.com 2012-11-07 09:23 来源:新华国际
我来说两句
情报机构的内部消息人士认为,下一届政府将在2013年作出某种形式的外交姿态,试探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哈梅内伊(Ayatollah Khamenei)的意图,尤其是考虑到激进的伊朗总统马哈茂德 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明年将要卸任。 在中东其他地区,下一任总统必须应对正在上演的“阿拉伯之春”。此外,还有中国问题。过去四年,美国姗姗来迟地执行转向亚洲的战略,部分是为了反制不断崛起的中国。 下一届美国政府还需要担忧日本的衰落,该国在中国和韩国之间受到挤压。 24年前冷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时任财政部长、后来出任国务卿的詹姆斯·贝克(James Baker)发明了“经济不安全”这个说法,作为乔治H·W·布什(George H.W. Bush)竞选的主旋律。实际上,老布什的任期被国家安全事务所主导。 未来四年,只要不发生不可预见的外部危机,美国人很可能全力关注经济不安全问题,在先进知识普及、低成本劳动力随时可用的全球化经济中,美国将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然而在很多方面,美国的情况远远好于欧洲。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已经对银行体系进行了资本重组。页岩气革命正大幅降低能源成本,迎来一场制造业的复兴。在南面,低成本的墨西哥相对于中国竞争力不断增强,北面还有能源大国加拿大。上面提到的那位华尔街CEO最后说:“我对美国满怀信心。” 在激烈的竞选之后,赢家和输家都明白,对美国来说,未来四年任何措施都不是完美的,但也没有一个挑战是在根本上不可克服的,美国仍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相关新闻
- 2012-11-07美国大选:带着孩子去投票
- 2012-11-07美国大选倒计时 "比分"仍未拉开
- 2012-11-07美国政治专家普遍认为本次大选结果难以预测
- 2012-11-06美国大选全国投票日在即 选情激烈结果难料
- 2012-11-06美国迎大选投票日 选情胶着谁入主白宫难预料
- 2012-11-06分析称美国大选选情紧绷 可能由法院定夺赢家
- 2012-11-05美国大选德国紧张 民众绝大多数拥护奥巴马
- 2012-11-05外媒列举美国大选12个关键州“战况”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