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家长:无奈地选择让儿子游学
学校是主要的组织者 记者调查了解到,如今不少中、小学校都热衷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海外游学”的概念,而只要是学校推荐的,家长通常都很放心,这是游学热的心理基础。学校组团后,有的“承包”给留学机构、旅行社,有的自行组织办理出国。 小宏(化名)是广州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刚从美国游学归来。即将升初三的他本人非常想利用暑假出去放松身心,父母也想让他能出去开阔眼界。回国后,小宏自认为“感触很深,学到了很多”。 他所在的游学夏令营由学校和一家教育机构合办,针对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学校和教育机构各出一名老师带队。小宏说,这家教育机构已和学校合办游学多年,每年暑假前,学校都会向学生推介。 北京一家留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两年这类学校组的团“漫天飞”,到处找“东家”。“前几天还有人打电话问我接不接一个30多人的小学生团。”他说。 广东一家旅行社海外游学部的负责人也表示,在该旅行社的海外游学业务中,学校和少年宫牵头组团的“现成订单”比例上升得非常快,目前已经超越旅行社自行组织的散客团。 学校为何热衷于组织“游学团”?殷飞直言不讳:“学校有利可图。一些学校采用奖惩手段,利用孩子的攀比心组织游学团。这种营销推广手段受利益驱动,表面上是学生自愿参加,实际上却是一种‘伪自愿’,家长很多时候也不能理性消费。” “但凡有点资源的都在做” 无论以何种形式组团,这个暑假中国中小学生如潮水般涌向海外,是不争的事实。据报道,在美国南加州,截至7月底来自中国内地的暑期夏令营和游学团人数已超过10万人。 华裔聚居地区的导游和酒店供不应求,环球影城、海洋公园、迪斯尼乐园等景点到处都是背着行囊的中国孩子;各地大学和中学校园里也充斥着中国中小学生的身影。 广之旅旅行社欧洲游中心负责人龚丁一说他以前从没预料到中国的海外游学团会发展得如此火爆。早在1999年,广之旅就推出了海外游学团业务,市场却一直未能形成气候。 游学团业务真正升温,是在2006年、2007年,但当时只开设了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几条成熟的线路,参团游学的多是有留学意愿的本科生、高中生。 美国、加拿大等国直到2005年才放开海外旅游市场,此后游学线路逐渐成熟,形成了十几条线路,参与者越来越多,直至今天“海外游学”呈现井喷。游学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已从本科生,慢慢转向中学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 今年3月底,上海的一家国际幼儿园推出了“暑期游学团”活动,报名踊跃,6月初就订满了8月份的团。 “有不少六七岁的孩子家长来咨询是否可以让孩子加入游学团。”龚丁一透露。 “学生地域来源也越来越广。以前都是北京、上海、广东的学生,而今年安徽省的出游人数已经跟上海持平。”启德教育集团海外游学部负责人温燕京透露,“内地二、三线城市升温更快。” 随着“蛋糕”越做越大,语言培训机构、教育机构等争先恐后地加入其中,广之旅等旅行社也持续加大海外游学业务的投入,就连咨询公司也来“分蛋糕”。 记者在广东一家咨询机构的网站主页上看到,这家机构与广东省内的不少学校都有长期的游学业务合作。 每到3、4月份,旅行社、留学机构等就开启“宣传模式”,到学校或展会上去推介游学业务。此后,学校干脆撇开合作伙伴,自行组织游学团出游。在北上广等地,老师带着学生出国游学已成惯例。 “但凡有点资源的都去做,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龚丁一这样描述行业现状。 利润远高于普通旅行团 “这背后无疑是个‘利’字在作怪。”江苏旅行社行业某业内人士向媒体爆料,以目前游学项目中最热的美国游学团为例,旅行社报价一般在3万~5万元,如果学校安排老师带队,价格还要上浮1万元左右。 记者发现,游学团的游学时间多半为2~3周,报价多在3万元左右,而不少内陆省份的游学团报价多在4万元以上。 “旅行社的游学项目,可能每个人头赚5000~6000元,至少也有4000~5000元。相比之下,普通的出国游旅行业务,每个人头只能赚1000~2000元。”广东一家语言学校的负责人如是分析其中的利润。盈利空间最大的是机票,往返伦敦的机票全价在万元以上,但若提前预订,甚至不到5000元就可买到,差价最高可达五六千元。不过龚丁一就此“喊冤”:“每年暑期都是航空业旺季,旅行社也很难买到低价折扣票。” 广之旅的海外游学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办的、以学英语为主的修学旅游,另一种是承接外包团的游学项目。第一种形式以“学”为主,需要入住国外的寄宿家庭,成本较高;第二种形式以“游”为主,成本相对较低。 “游学”有时是噱头 游学究竟能学到什么? 某旅行社提供的美国游学团行程单上有“赌城”拉斯维加斯这一站:“拥有百间知名品牌店,尽享购物低折扣优惠。”此外,前往好莱坞、游览名胜景点……旅行社把行程安排得格外丰富。长达15天的游学旅途中,只有一天时间被安排参观芝加哥大学和美国“国家航空博物馆”。团费29999元/人,成人与小孩同价。 “这实际上跟普通成人境外游没什么差别,既然主要是游玩,干吗要凑暑假游学团的热闹叫‘游学团’?”一位孩子家长这样认为。业界人士一般认为:既然是“游学”,就得加入当地的学校学习。小宏参加的游学团就是这种形式。 小宏告诉记者,在美国跟他一起上课的有来自日本等国的40多名学生,加上20名中国学生,60多人一起生活在美国一所位于郊区的大学。8人一组,不同国家的孩子被混编在一起,大家靠英语沟通。 上课内容主要是英语语法,由美国老师教学。“美国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语法知识学起来有趣多了。我们每天上午上两节课,共3个小时;下午由学校组织活动,包括口语运用、拍摄视频、介绍学校等项目。”小宏介绍说,“晚上住在学校宿舍,宿管老师也是美国人。” 市场亟须更规范 教育部曾发禁令 那次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激起了殷飞对游学行业的思考。他并不否定所有的游学团,但更关注这个行业的鱼龙混杂。 “现在的游学团掺杂了过多的商业利益,孩子成了各方牟利的工具。我不理解一些游学团组织孩子去国外逛幼儿园、去赌城购物。考察幼儿园更多的应该是老师的事,孩子没必要大老远跑去参观,孩子应该多接触大自然,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背景。”在殷飞看来,一个高品质的游学团,不应该等同于旅游。 “第一,必须要有课程设置;第二,要配备专业的教育人士,陪护学生并给他们讲解知识。我们只能期待市场变得越来越成熟。”他这样展望。 据了解,就在今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原则上不组织低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对于这道禁令,殷飞忧心忡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不仅需要旅游局的管理,教育部门也要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