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频道 > 专题> 正文

永定念起“文化经”:让文化活起来 使土楼舞出彩

20日,20集电视连续剧《远山的土楼》在土楼景区振福楼举行开机新闻发布会。该剧是第一部全程在永定取景的电视剧,资深制片人、编剧龚智勇任总导演,范雨林和吴翩翩等实力明星出演。电影《客家妈妈》拍摄准备工作也有序推进,全省诗歌朗诵会、海峡两岸妇女山歌大赛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梦幻土楼、国际赛车场、土楼博物馆、客家古镇四个文化项目工程建设也全面推进……四个文化活动一起来,四大文化项目建设同时上马,真是好戏连台。

改革创新,激活了文化原动力

近年来,永定勇于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永定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做法,中宣部新闻局发文指出,永定县在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中,深耕客家土楼文化资源,创作了“土楼系列”文化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今年,永定县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龙岩市唯一参评2012年“福建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县”的县份。

在这些光环背后,是永定创新改革做活文化,用文化做大做强旅游,以旅游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的探索。4月17日,记者来到永定,探寻求证永定文化体制改革带给我们的经验启示。

“一嗒嗒……二嗒嗒……”4月17日下午,在永定县客家土楼艺术团的排练室,一群孩子正在艺术团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舞蹈。艺术团副团长赖露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每年都要招收三四百个孩子。她说,艺术团现在改制成企业化运作,要学会多条腿走路,才能发展壮大。

赖露口中的艺术团改制始于2008年,彼时,出生于永定的她还是龙岩学院体育系的一名学生。当年5月,永定县以文艺演出团体为突破口,启动了文化体制改革,对国有文艺演出团体进行体制改革,取消原有事业单位的文艺院团,组建了纯企业运作的永定县客家土楼艺术团,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调动了演职人员积极性,使艺术团走向新生。赖露就是艺术团改制后第一批被招进艺术团的16名演员之一,如今这个团队已有53人,不仅能演而且还能创作编排节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赖露虽然流露出对进入体制内的渴望,但是这个拿着苹果手机的80后姑娘对目前的生活还算满意:“能到全国各地演出,收入也不错,挺好的。”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从改制前的艺术团副团长成为新艺术团团长的陈盛权看来,对体制动刀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大胆革新勇闯市场的决心是很难生存下来的,特别是一个县级文艺团体。时间和实践都证明,永定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2008年以来该团新排节目逐年增加,艺术团的演出收入改制3年后就超过了1000万元。2011年2月,这个市场的新宠儿带着自编自演的《土楼神韵》成功站在了国家大剧院的镁光灯下,这是国内首个登陆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县级文艺团体。

4月17日下午,我们寻着歌声,来到了永定河边的春蔼园,这里人头攒动,数十名老人在这里唱山歌,跳广场舞。像这样的文化活动场所,光在县城就不下10个。指导组织县城这类场所文化活动的是4个文化指导员,牵头的是退休干部卢振文。原先,永定农村村级文化协管员共有279名,但是这个群体中很多人“名不副实”。卢振文说:“有些人常年在龙岩城里卖牛肉丸,怎么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永定创新村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将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集中至乡镇,队伍规模缩减至原先的三分之一左右,上级下拨的每人100元的协管员经费集中到有能力能办事的人身上。改革后,每个乡镇文化指导员管辖4到6个村,“队伍精简了,效率反而提高了、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多了”。卢振文告诉记者,指导员要到固定的场所上班,排出全年的活动安排并组织实施。

改革创新,激活了文化原动力,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永定县文体新局局长沈庆城告诉记者,永定还改进了文化领域综合执法机制,整合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的资源。文化体制改革也起了带动作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等方面也建立了不少新机制,推动了文化产业向社会化、市场化发展。这些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都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融合发展,文化让土楼披上美丽嫁衣

4月9日晚,马来西亚的槟州大会堂剧场,被誉为“客家音乐文化史诗”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在这里奏响。马来西亚槟州元首敦阿都拉曼、滨州行政议员黄汉伟等1400多名槟城观众到场聆听了音乐会,好评如潮。2007年以来,《土楼回响》累计在国内40多个市县和10多个国家演出61场,在山沟里的土楼插上了文化的翅膀,飞出了深山。

4月6日,《远山的土楼》在永定景区振福楼举行开机仪式,这部20集长的反映扶贫开发的电视剧将在6月份杀青,预计明年登陆央视。4月17日上午,记者遇上了正要赶往摄制地与摄制组商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有关事宜的永定县委宣传部部长朱廷彬。他对记者说,永定县委提出,把永定建设成为“具有丰富客家文化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文化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可以佐证的是:“客家土楼三部曲”和以著名词作家阎肃创作的《土楼方圆》等9首“土楼组歌”等一系列文化精品先后问世,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永定客家土楼也借助文化造势,吸引来了《远山的土楼》《客家妈妈》《下南洋》《土楼探秘》《星际土楼》等影视剧组,土楼也通过荧屏让更多受众熟知,土楼景区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2012年,游客数量已经突破400万人次。

还担任福建客家土楼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沈庆城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精品,土楼或许还是在大山深处的“大家闺秀”。就连早今年在土楼宣传方面风神水起的南靖土楼的经营者也感慨:近年来永定客家土楼借助文化造势的劲头让人难以追赶。

4月17日,多路前往永定调研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组和记者采访团蜂拥而至,让永定县委宣传部的干部们分身乏术。忙着陪同省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调研小组的永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卢继红对记者说,文化与土楼交相辉映成就了永定文化现象,这是文化自觉使然,这是土楼魅力的展现。

拓展提升,用文化舞动土楼

作为传统的依靠资源发展的山区县份,摆脱靠资源发展的帽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年来,永定县调整发展战略,瞄准文化是朝阳产业的趋势,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来抓,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路径来引导,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第一季度,永定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7.9万人次,比增22.1%,实现旅游总收入7.56亿元,比增27.8%。漂亮数据的背后,是永定想摘掉“靠资源吃饭”这顶帽子,用文化舞动土楼,让土楼舞出彩的探索。

近年来,永定抓住了土楼成功申报世遗、胡锦涛视察土楼的历史机遇,高端策划、密集宣传、强力运作,促进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永定土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直线上升。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也成为龙岩市首个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也证明,到土楼的海内外游客大幅增加。但决策层还要面对的问题是能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来了的游客能不能留下来“过夜”,为带动永定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这台戏仍是关键!

3月25日,永定县与金马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就开发建设大型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梦幻土楼》进行签约。该项目概算总投资约8亿元,建设一座占地面积约60亩、拥有2000个观众席的《梦幻土楼》剧场。《梦幻土楼》将实现剧场常态化、商业化演出,引导土楼游客向永定县城集聚,促进土楼旅游从“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提高旅游经济效应。沈庆城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将为永定带来“过夜”游客超50万人次。

怎么把游客留下来“过夜”?永定的决策者们的盘算是:让游客到东部的土楼群观光,然后到县城文化旅游集散功能区体验温泉和感受客家文化,之后再到以龙湖旅游为主的高端度假区。卢继红说,我们要让游客留下来,留得下来,就是要打造更多的旅游产品,“要让大家觉得我在永定旅游呆几天是值得”。目前,土楼群附近的星级酒店、县城周边的高端温泉酒店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旅游接待能力将大幅提升。

永定旅游产业要争取达到的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游客量突破600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突破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75亿元,占当地GDP的比重突破22%。永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永定县2012年的GDP为161亿元。(记者 阙国豪 刘玉荣 通讯员 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