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看中国•福建 > 正文
借力中央环保督察 福建抓铁有痕促整改
usa.fjsen.com 2017-06-22 10:21:18  魏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动真碰硬 创新动力更强了

污水垃圾、小流域治理、黑臭水体、固废处置、矿山生态修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畜禽养殖等问题,这些百姓关切的热点问题既是督察组聚焦的重点问题,也是各地环境治理的顽疾。

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在哪?借力督察,动真碰硬,福建省迎来了破题契机,催生了各地的创新动力。

针对督察组关注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制定6项具体有针对性的长效管理措施。针对黑臭水体治理,厦门市制定了《厦门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

福建省规模以上石材企业约有68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40亿元,工业产值、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件中,针对小石材、小机砖等加工厂的投诉占比不小。督察组进驻福建省以来,全省各地加强石板材及相关行业整治工作,对敖江流域连江县、罗源县、古田县的石材加工集中区实施关停。平潭综合实验区针对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出台多个文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加大整治力度,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省住建厅组织开展全省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渗滤液专项治理工作,明确专项治理重点和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垃圾填埋场整体运行管理水平。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以机制为牵引,加快补齐环境治理短板。针对薄弱环节,福建省提出把点多、面广,较为分散的一些项目通过区域性、行业性的捆绑打包,策划推出一批新的投资工程包,打好“机制+政策”组合拳,通过“一包一策”“一包一责”,推动环保工程包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日发挥效益。

不少地方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发动群众一起研究整改措施、提出意见建议,邀请群众代表共同参与排查,现场监督。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整改满不满意,老百姓说了算。“前段时间,湖水比较浑浊,我们散步都能闻到异味。通过整治,异味没有了,西湖更美了,要给政府点赞,给督察点赞。”西湖附近晨练的大妈们纷纷表示。

放大实效 生态之路更宽了

作为国家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承担着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重任。借力督察,福建省力求从全局上谋划,关键处落子;借力督察,福建省期待最大程度发挥督察效能,为试验区改革提供持久动力。

福建省明确,对督察发现的问题,“严”字当头,“实”字着力,精细精准整改;对督察发现的问题,不浅尝辄止,而是一竿子插到底。一些地方建立事后跟踪机制,如,三明、泉州等市在企业整改过程中,组织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实施全程跟踪,不定期到现场进行后督察,不仅改到位,还管到位。

福建省还将“党政同责”作为放大督察实效的有力武器。继2010年在国内率先推行环保“一岗双责”,2016年率先扛起环保“党政同责”的大旗后,即将印发的《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通过明确责任清单,划清生态“责任田”,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构建齐抓共管的格局。

健全常态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发现解决机制。2015年起,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季度环保督查制度,把各设区市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省政府季度经济分析会主要内容之一,每季度选择一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全省通报。接下来,福建省将深化提升“两年一督察”“一年一考核”“一季一通报”等工作机制,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培育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主体,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治格局。

近日,在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莆田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有限公司领到有全国统一编码的“一证式”排污许可证,标志着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新时代开启了。

铁腕执法,守护青山绿水。在去年环境执法大练兵中,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89万人次,检查企业5479家,查处案件数量2649起,其中罚款处罚1632起,超过全国基准数141%;处罚金额6917万元,超过全国基准数89%;新环保法配套案件1017起,超过全国基准数959%。近日,省环保厅再次部署执法大练兵活动,要求紧盯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信访案件和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对查处和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

全省法院系统将与公安、林业、环保、国土、农业、水利、海洋渔业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生态环境违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同时,加强生态案件诉讼引导、全程释法说理、便民利民举措等司法服务。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整改,借力督察,福建省生态之路将越走越宽。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