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廖静怡)7月,站在漳州开发区的虎头山上,放眼望去,杨梅树满山遍野,枝繁叶茂,万绿丛中点点红。 “这就是我的杨梅林,有两万多株杨梅树。”漳州开发区的果农许庆辉自豪地介绍说,20多年过去了,杨梅树从当初种植一点点,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亩,有早性杨梅、中梅、东魁杨梅、白杨梅、红杨梅、乌杨梅、草酸梅等多个品种。看到杨梅的效益越来越好,村里乡亲也纷纷加入到种植杨梅的行列。 近年来,漳州开发区把山海生态作为宝贵资源,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绿色生态杨梅,形成生态杨梅基地。同时依托生态杨梅基地,举办生态杨梅节,吸引了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众多游客,使现代生态农业休闲游成为区内特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前,还以为漳州开发区和其他开发区一样,都是厂房或码头,没想到漳州开发区这么漂亮,还有这么好吃的杨梅。”生态杨梅节让许多游客对漳州开发区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生态杨梅节,展示漳州开发区山海生态资源,打出漳州开发区‘宜居、生态’新理念。”漳州开发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清亮说,生态杨梅节已成为漳州开发区的品牌活动,是漳州开发区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为了保护生态,漳州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入区,长期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2015年以来,规划建设局环保科陆续设置了PM10/PM2.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分布在厦大附中、山地生态园和水务公司等3个监测点,为开发区的空气质量检测提供数据。 漳州开发区还从现有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的现实状况出发,根据“开发与保护并重,工作与生活相谐”的原则,打造整体环境体系,把整体环境划定为“三海八园十二景”。此外,还有世界上首个离岸式人工岛屿双鱼岛,定位为集“海洋文化、游艇经济、时尚生活和绿色低碳”四大特色为一体的生态型岛屿。 据开发区负责人介绍,在未来十年内,漳州开发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将超过7亿元,建设绿地面积将近250公顷。此外,开发区将继续开展生态建设方面的专项研究,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中,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开展生态建设,借助林促会强大的专家资源,为开发区山地和林地资源的保护、景观资源的发掘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