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美国11月16日(本网特约记者 刘伟)美国新泽西州立威廉帕特森大学于当地时间11月8日至10日举办“无问东西:当代艺术论坛”。为期三天的论坛主要包括“新媒体艺术”和“中国的当代艺术”主题演讲及中美学者对话交流活动。 论坛主办人、中国艺术中心主任丛志远教授表示,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研讨会旨在共同关注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趋势。此次论坛特邀几位来自美东地区的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和教授, 他们共同关注和参与东、西方的艺术世界, 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未来。 在“新媒体艺术”的主题演讲中,罗格斯大学教授谭力勤作题为《科技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讲座。他从个人的数码艺术实践和对数码艺术的研究两方面阐述和展望了科技艺术的未来。纽约大学教授傅韵雪以《数码的3度空间世界》为题介绍了数码的3度空间世界以及纽约大学数码艺术教学课程。同时,她还向观众展示了她和学生策划创作的展品。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的主题演讲中,来自马里兰豪尔德学院的教授、独立策展人甘一飞在题为《迭进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讲座中讲述了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同时介绍了他在中国成都策划的当代艺术展览。来自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论教授宋晓霞博士作了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内与外》的演讲,她以中国学者的视角介绍了海内外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举办的展览和作品。 在威廉帕特森大学图书馆演讲厅内,中美学者对话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威廉帕特森大学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戴维斯博士和丛志远教授共同担任活动主持。 威廉帕特森大学第一执行副校长兼教务长鲍尔斯博士对丛志远教授和华人社区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这个致力于保护和分享中国艺术,发扬其丰富传统内涵的论坛持续下去,希望观众能从中发现当代艺术的魅力,从新视角解读当代艺术。 数位中美学者就当代艺术发表自己的观点。美国《侨报》艺术专栏作家陈儒斌在《21世纪以来纽约博物馆的当代亚洲艺术特展》专题讲座中,系统地分析了2000年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等举办的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展览作品。美术系主任戴若.摩尔教授作了题为《风暴之眼:中国当代艺术》的演讲,他介绍了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上海艺术家的作品在新泽西州主流社区展览的反响和感受。新泽西州斯托克顿大学教授张宗帆作题为《台湾当代艺术:抽象、视觉和听觉》的讲演。宋晓霞、甘一飞、傅韵雪在中美学者对话交流活动再次以新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当代艺术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 戴维斯在总结中说,论坛把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彼此对文化和艺术的理解,丰富了大学学术交流的氛围,非常感谢丛志远教授在后疫情时代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如此难得的机会。“作为威廉帕特森大学新组合的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我将全力支持大学的中国艺术中心。” 与会学者和副校长、院长等合影。 威廉帕特森大学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博士、与会学者们和“中国艺术中心”荣誉主任林洁辉、严欣铠夫妇在论坛后的晚宴上。 威廉帕特森大学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戴维斯博士和丛志远教授主持会议。 罗格斯大学教授谭力勤在演讲中。 美国《侨报》艺术专栏作家陈儒斌先生发言。 马里兰豪尔德学院的教授、独立策展人甘一飞、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论教授宋晓霞博士作中国当代艺术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