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多项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进行了法规审议。记者从中了解到了许多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我市将强化科技手段支撑,打造应急指挥“神经中枢”。 市应急指挥中心进入试运行 市政府在关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情况的报告中说,我市按照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思路,在全国率先建设地市级综合性应急指挥中心,大力推动突发事件应对统一指挥、决策、协调工作。福州市应急指挥中心选址东部办公区,总面积5000平方米,已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场地及硬件集成建设,并于今年5月投入试运行。目前,指挥中心已接入多个职能部门系统数据和视频资源。 市政府表示,我市还安排投入6000多万元接续开展软件系统研发工作。目前正抓紧建设全市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将全市各部门现有、在建和拟建业务系统融合集成,为统一指挥提供“一站式”访问入口,打造我市应急指挥“神经中枢”。同时,我市加强应急装备物质保障,以面向2035年满足全市域1000万规划人口为目标,建设救灾、医疗、低温成品粮和应急冷链等4类市级物资储备库,建立健全市场和社会参与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确保关键时刻应急装备和物资及时保障到位。 力促GDP实现万亿目标 市政府在今年1月~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中谈到了下一阶段工作举措,表示要深入推进“双百双千”“抓项目促跨越”两大行动,力促实现今年GDP破万亿发展目标。 要推动新谋划生成的69个、总投资2341亿元的重大项目尽快落地生效,组织工作专班,力促项目尽快从线索转协议、协议转签约、签约转动工。加快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友谊新材料科技工业园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开展专项招商行动,定向实施产业链招商、技术改造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项目。 报告还表示,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全力打造全国知名夜色经济品牌,形成时尚品质商圈型、文旅夜市融合型、便民利民服务型等夜色经济业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出更多“秒批”服务事项。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从娃娃抓起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草案修改二稿)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审议中,委员们认为三审稿中体现的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让非遗文化后继有人的立法精神值得肯定。 回应一审和二审中委员提到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问题,三审稿设置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条款。三审稿规定,市、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人才。要将体现民族精神和民间特色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列为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支持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开发代表性项目校本教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邀请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等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宣传和代表性项目传承、传播活动。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或者课程,按照规定给予助学金、奖学金或者减免学费等资金保障。支持代表性传承人与高等院校或者中等职业学校合作,通过建立教学传承基地等方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记者 李白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