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立足“三大一强”和优生态、补短板、惠民生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大城关+南商北旅两个副中心+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 着力打造省定农产品主产区。成立了全省首家“三农”服务超市,依托橄榄、粉干、食用菌、茶叶、油茶、芋头、西红柿、名优水果等特色农产品,重点打造“万亩水稻、万亩橄榄、万亩油茶、万亩芋头、万亩茶叶、万亩柑橘”等“6个万亩”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了橄榄、禽蛋、农产品加工等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福州(闽清)橄榄节”,闽清橄榄以21.56亿的价值列入全国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品牌,距今300多年的橄榄母树荣获“福建橄榄王”称号。培育了419家农业合作社,114个家庭农场,闽清优质特色农产品定点供应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中央厨房产业园、冷链物流建设,鼓励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区。全面落实34项239条支持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产业、创新、资金、政策“四链融合”。突出“抓龙头、铸链条、育集群”,重点打造建筑建材、钟表机械、电力、轻工产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康养等6大产业集群和19个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总产值达千亿元。白金工业园区涵盖闽清县白中、金沙、白樟、坂东、池园五个工业重镇,规划面积10.13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集电子机械、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型工业园区。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规划面积5600亩,是集绿色建筑科技研发、绿色建材生产、建筑工业化以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大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产业园将打造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建筑科技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引领中国建筑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三化”协同发展,成为海峡两岸发展绿色建筑的标杆和旗帜。闽清县集聚了建筑企业248家,其中总承包167家(特级1家、一级24家、二级62家、三级80家),2018年建筑建材产值达635亿元,在全省8个建筑之乡中排名第一。 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融入福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东桥“北旅”定位,积极探索“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新模式,已经落地的瓷天下、鱼天下、表天下、动天下、养天下、迷天下等“六个天下”项目你追我赶、渐次开花。梅溪新城北部片区拟打造了一个集国际健康中心、儿童游学景区、主题文化村落、养生度假酒店、农耕文化园等为一体的田园健康综合体。围绕“温泉+”主题,推动七叠等三大温泉提档升级,打造“温泉小镇”,打响“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围绕梅邑特色文化,打造云龙后垅、雄江创客小镇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宿示范点,擦亮乡村休闲旅游名片。发挥高铁北站旅游集散中心、东桥旅游集散中心作用,打造“全福游、有全福”的闽清旅游名片。礼乐故里、温泉之乡,闽清正以特有的“敢为天下先,榄尽五洲客”的姿态,在美丽的梅溪两岸静待大家的光临! 着力打造宜居新城。闽清梅溪新城紧紧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现城样”目标,投入32亿元,建成了“两校一场一中心”(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闽清实验中学、梅溪新城体育场、青少年活动中心),“两院三馆一厂”(县中医院、梅溪卫生院、科技馆、体育馆、游泳馆、污水处理厂)等十大公共服务设施,江滨生态公园已成为新城人幸福感的标志,伴随着福银高速梅溪互通、梅溪新城道路一期、二期路网等9条主次干道以及横五路、新旧城第二通道的建成通车,梅溪新城已然成为一座交通十分便捷的宜居之城。为了疏解老城、连接新城,按照“依山就势、显山露水、回归自然”“拆改留建管并重”原则,推动史上规模最大的猴山、南山、二通道22.29万平方米743户旧屋区改造,建成了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一期,打造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做到既保留最传统,又拥抱最现代,闽清这座城市即将实现华丽的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