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与致公党福建省委主委薛卫民共同见证了致公党福建省委直属新媒体支部的成立,对新媒体支部寄予了厚望。新年伊始,新媒体支部在东南网举办了挂牌仪式,开展座谈,聊初心、话使命,建真言、献良策。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吴棉国在新媒体支部挂牌仪式上以及致公党媒体党员座谈会上,对新媒体支部今后的工作开展提出了要求,希望新媒体支部紧抓“侨”“海”特色画好宣传阵地最大同心圆。 吴棉国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使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现如今,无论是从中共中央到地方,从党委、政府到党派、群团,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一家杂货店、一个自媒体人,都把宣传作为传递信息、表达愿望、实现价值的一项重要手段。从web1.0到2.0再到3.0,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到网站、微博、微信,再到短视频、直播、VR、AR,宣传技术、宣传方式、宣传手段飞速发展、瞬息万变。 吴棉国表示,致公党省委一直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经过一代又一代致公党省委宣传同志的接续努力,目前,致公党省委已经建有较为完善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刊物四个宣传工作平台。根据宣传处的统计,仅2019年“福建致公”微信公众号就推送了图文消息近300篇次,向致公中央、省政协、中共省委统战部等相关信息平台上报信息合计一千余条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创造出两篇万次阅读量的文章,在全国致公党省级组织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上始终位列前三。在省各民主党派宣传评比中,也一直位列前三。福建致公网站正与政务云平台协调申请开通服务器事宜,《福建致公》刊物也正努力打造成为党派理论知识的聚宝盆。 吴棉国表示,近年来,致公党省委高度重视加强与主流媒体通力合作,积极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2019年,累计在省各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省委新闻一百余篇次。结合“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在去年8月,与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政协天地杂志社、福建侨报社、福建日报社东南网海外部、闽声杂志社、新闽网等6家媒体签订宣传合作战略协议;11月,组成媒体采访团参加走进福州、泉州,围绕“党员之家”建设情况深入采访,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次签约活动,既是致公党省委同各家媒体单位在宣传联系、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的一次深度合作,同时也是在探索如何运用全媒体强化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方面的一次积极尝试,希望今后能把这样的合作机制化、常态化。 吴棉国指出,省委会通过对福建致公全媒体宣传工作的探索和运行,总结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媒体面临局限和困境。在当前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主动通过互联网直接找到社会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而不只是被动等待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和介绍。伴随着信息垄断格局被打破,促使受众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生常谈和“假、大、空”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只有拥有可靠的信息源,掌握真实的信息,做出有深度、有个性的报道,传统媒体才能重拾受众的认可。 二是新媒体大环境鱼龙混杂。网民数量分布不均,大城市网民成为网络主力军,知识、信息之间的这一鸿沟将会变得更宽而不是更窄;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网民拥有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言论内容常常自由随意、甚至不健康,虚假信息多等,有害信息的发生给构建健康文明网络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是宣传骨干的本领恐慌。从最早的网站,到微博、微信、客户端,再到现在的视频直播、VR、AI技术,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在机关工作的宣传骨干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本领恐慌,对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宣传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若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缺乏媒体素养,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党员对党派组织的认同感,削弱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还会影响民主党派的履职能力建设和作用发挥。 四是民主党派宣传内容缺乏新意。目前福建致公微信公众号更多的是在推送领导的党务活动,虽然是很重要,但党员们也很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基层党员风采或基层组织活动的特色报道。福建致公在这方面之前已经做过了一些探索,相继推出过“支部生活怎么过”“党员风采”“我对祖国说”以及优秀征文、诗歌作品等,特别是“支部生活怎么过”栏目在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引起了不小轰动,每篇的阅读量和点赞量居高不下,很好地在推介经验、介绍做法、宣传组织生活、凝聚党员向心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吴棉国指出,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宣传思想工作如何“育新人”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指明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实践方向。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媒体工作,作了多次重要讲话。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还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正能量是总要求,用得好是真本事,充分发挥全媒体宣传渠道作用,不仅可以掌握话语权、引导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可以凝聚共识、争取民心,为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聚合强大的驱动力。 吴棉国强调,新媒体支部的成立标志着致公党宣传工作从以往机关干部的“单打独斗”,跃升为了机关干部牵头、自有媒体为主渠道,党员媒体人参与、主流媒体平台为依托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接下去,致公党省委该如何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的媒体融合大趋势,该如何立足实际,借力发力,更好地做好属于致公党的宣传工作特色和亮点,吴棉国希望新媒体支部能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做好民主党派的宣传工作,首先要守好思想政治的入口关。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党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做好党员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含糊。主要宣传载体要强化内容信息服务,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使宣传教育能更好地贴合实际、符合时代要求。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不论是致公党新媒体支部党员,或是其它从事媒体行业的党员,都要注重提升政治把握,注重以新媒体宣传平台阵地建设为依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领会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从中汲取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从新媒体职业角度出发关注国家大事,积极献计献策。 做好民主党派的宣传工作,其次要压实“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的技能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宣传媒体人有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做宣传的人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写写宣传报道的要求上,还在考虑着怎么“固本培元”,这样的思想固然没错,但现今的宣传大环境逼迫着每位媒体人,甚至普通人要自如地掌握新技术、新手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做好民主党派的宣传,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对民主党派的各项工作内容有较为完备的知识储备,要主动学习掌握甚至从事致公党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对外联络、组织宣传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只有这样的工作基础和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出让广大致公党员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做好民主党派的宣传工作,再次要提升活动策划主题宣传的质量关。要结合致公党“侨”“海”特色和福建侨务大省优势,积极通过全媒体平台,向外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向致公党所联系的海外侨胞、侨团组织传播中国好声音、传播中国正能量。要创新推动传播资源、板块设置、登载内容等的策划和整合,例如,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还是致公党成立95周年,致公党省委成立40周年,可以根据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组织策划诸如之前的“963行动”“十二项活动”等有整合归纳、有推陈出新的系列活动,这样既能在完成全年规定动作的同时,还能很好地激发全体致公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让好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做好民主党派的宣传工作,最后还要畅通多维履职、合力共为的合作关。要统筹处理好自有媒体和党员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借助外媒力量探索开发短视频、直播等功能,进一步推动福建致公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服务好全省党员的思想建设新要求,打造“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新气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支部的牵线带头作用,借助党员中新闻从业者的能力和资源优势,建立联动机制。鼓励媒体从业党员和宣传干部发扬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的动能,在服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实践中提升报道水平,强化作品感染力,深化全社会对多党合作的认识,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宣传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实际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变化。 吴棉国表示,新时代运用全媒体强化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是一篇大文章,致公党省委将继续从民主党派的实际与需求出发,不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做法,做好自身媒体的融合发展工作,打造思想政治建设的宣传品牌,使全省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画好宣传阵地线上线下的最大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