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警方在一家华人店铺查扣了一批在他们看来“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松花蛋。 这家店铺位于西西里岛卡塔尼亚省Misterbianco,警方总共查扣了800颗蛋,里面除了松花蛋,还有咸鸭蛋。警方说,虽然这些蛋在中国是特色食品,但是在意大利是被禁止的,而且来源不明,两名华人也被通报给卫生机构处置。 松花蛋,作为中国人喜欢了几个世纪的美食,其琥珀般的外表晶莹剔透,特殊的口感,独特的味道,更让人欲罢不能。 但如此美味,却曾被美国CNN等多家媒体评为全球最恶心的“美食”之一,歪果仁们还把松花蛋叫做“恶魔生的蛋”“century egg(世纪蛋)”或者“thousand-year egg(千年蛋)”。 就连“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什么都敢吃的《荒野求生》主持人贝爷,都在松花蛋面前颤抖了。 那些让歪果仁们“一脸懵”的中国美食 中华料理博大精深,但有很多好吃的老外却不一定get到,许多在我们看来很正常的中国菜,在外国人眼里却很“奇葩”。 豆腐乳:说好的闻着臭,吃着香呢? 前两天,一则中国丈母娘让洋女婿吃窝头蘸豆腐乳的新闻火了。 英国华人杨女士的妈妈是个“地道老北京”,最近被女儿接来英国一起生活,空闲时就喜欢整点地道中国小吃,前两天蒸了一锅镶了蜜枣的窝窝头,在窝窝头上涂上豆腐乳,期待地递给洋女婿。 在老婆和丈母娘的劝说之下,洋女婿尝了一口,但是,这一口让他连肠子都快悔青了,表情抽搐狰狞的女婿内心苦不堪言…… 其实很多外国人根本无法理解臭豆腐、豆腐乳这些在我们这些在我们看来“闻着臭、吃着香”的食物,在他们看来,闻着臭,吃着更臭。 腊肉:快把这些动物残肢从阳台上拿走! 华人们逢年过节有腌制腊肉的习惯,定居美国多年的华人李女士却因此惹上过麻烦。腊鸡、腊鸭、腊肠才晒出来两天,李女士家就不断有邻居上门投诉,要求她撤下这些动物残肢。 好好的腊肉怎么就动物残肢了?李女士与邻居争执,僵持不下,最后邻居居然报了警,在被警察局警告劝说之后,李女士无奈地撤下了这些腊肉。 动物内脏和头部器官等:emm?这玩意也能吃? 肥肠、鸡心、鸭胗、牛肚、鸭头、鱼头、兔头、猪耳朵、鸭脖……这些在中国是很受欢迎,But!在大部分西方人的眼中,这些是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 动物内脏口感太奇特、味道太冲、不卫生,而且无法从长相上判断吃的是哪个器官,动物头部更是骨头多、肉少,看着就心慌慌。 鸡爪:告诉我要从哪里下口? 鸡爪在中国会被用各种方式做成脆嫩可口的菜品、零食,西方人却无法理解中国人对凤爪的执念。在他们看来,动物的脚爪不仅经常与地面“亲密接触”,像吃人手一样令人恐惧。 在一场老外组团吃奇怪中国美食的活动里,俩歪果仁吃了鸡爪后的表情是这样的…… 还有人这么说:“这不是食物。”嗯,可以感受到小哥内心是崩溃的。 燕窝:不就是燕子的口水么? 在中国被列为顶级营养品的燕窝,外国友人也纷纷表示无法理解。 英国《镜报》曾在一篇介绍中国补品销售产业的文章中表达了大多数老外们对燕窝的困惑:燕窝不就是雨燕的口水吗?为什么被中国人捧上了天? 其实外国人不吃燕窝,不光是文化差异造成的,燕子在东南亚较为常见,其他地方对燕子研究少,自然也就很少吃燕窝。 钟情奇葩“中餐”的“硬核”老外 以上这些大部分老外都不能接受,但是不排除有些“硬核”老外,不仅爱吃“奇葩”中国菜,还很“会吃”。 法国厨子小安就把臭豆腐吃出了新花样。小安在中国开了一家常菜馆,店里招牌菜是臭豆腐奶油意面,臭豆腐与奶油酱汁充分混合,加入煮得软硬适中的面条,收汁出锅,一道中西合璧的臭豆腐奶油面就做好了。 这原本是道经典法国菜里,小安尝试把其中的欧洲臭芝士换成了臭豆腐,没想到别有一番风味。“我觉得臭豆腐外边臭,但是里边是奶香。”小安说。 臭豆腐还俘获了一些马来西亚吃货,吉隆坡甲洞卫星市有一家“超超臭豆腐”,店主将马来西亚美食特色融入其中,调制出各个族裔都能接受的,属于马来西亚人口味的臭豆腐。特色口味包括芝士、泰式酸辣酱、意大利式、联合式、美式茄酱和Rojak等,看似搭配奇特,却却很受大马食客欢迎。 Jeo Norvill是一个对中国饮食文化充满好奇的英国人,虽然来成都不过两个月,他已走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去发掘最地道的成都美食。他甚至勇于尝试兔头、内脏等很多外国朋友不太接受的菜式,说到成都的火锅,他说自己最爱的配菜就是脑花。 伊朗和加拿大的混血姑娘兰兰曾经在中国留学,如今留在中国发展,她不仅“中文十级”,而且也是中国菜“十级学者”,不仅水煮鱼,东坡肉,鱼香肉丝这些都是她的最爱,就连被网友称为“黑暗料理”的蝉蛹和臭豆腐她也乐于接受。她笑称,“自从来了中国,我就胖了20多斤,因为中国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中国美食享誉世界,广受好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一些国人十分喜爱的食品,却是外国人的噩梦。 如今,中餐走向海外的过程中融合了中西方烹饪技巧,接了当地的地气,使得一些外国人开始接受臭豆腐之类的“奇葩”中餐。 “走出去易,走进去难”,美食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努力寻求共鸣和认可,只有创新传播方式,才能使中国美食文化真正“走出去”。(吴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