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南岸成为西伯利亚候鸟的第二故乡,远处为泉州湾大桥。摄于石湖海岸 东南网12月12日讯(石狮日报记者 茅罗平 摄影 林恩炳 文字)“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出自初唐四杰之首、大诗人王勃所作之《滕王阁序》。道的是湖南衡阳市南有回雁峰,秋末冬初,大雁由北向南飞来,至此停留下来,不再南飞,遇春而回。正所谓“雁不过衡阳”。而在石狮,我们有幸邂逅了这样的盛景,只是主角,换作了西伯利亚候鸟。 一年之约,三年如期。西伯利亚候鸟到石狮越冬进入“第三季”,从石湖红礁到锦江沿海,再到水头外线,西伯利亚的“石狮足迹”还在不断扩大。从中国东北、遥远的北半球西伯利亚,甚至更远的北冰洋一带,黑腹滨鹬、金斑鸻、环颈鸻等候鸟,“跨越半个地球”飞到石狮,就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异地恋”,不惧风雨雷电,无视万水千山。 “这应该是近几年来候鸟规模最大的一次。”上个月,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管理处的专家“潜伏”泉州湾南岸晋江河口和石湖港一带观测,据监测估算,来泉州湾河口一带越冬的候鸟,稳定在3万多只,种类繁多,有百种左右。其中,黑腹滨鹬最多,有1万多只。除了常见的候鸟,这次还观察监测到不少珍稀品种,像黑脸琵鹭、黑嘴鸥、白琵鹭、反嘴鹬,是世界濒危品种,全球数量不多。 北鹬南飞,至此歇翅停回。以黑腹滨鹬为代表的泉州湾湿地候鸟,大多数属于长距离跨国迁徙的候鸟。每年11月、12月,北半球天气转冷后,候鸟南飞,来到泉州湾南岸过冬,不再继续南飞。待到次年春暖花开,它们才北返繁衍。若非生态环境好、气候温宜以及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充足食物,它们不会作这般长久的停留。候鸟变留鸟,这里不再是暂时歇脚的“驿站”,而是候鸟的“第二故乡”!在湿地,在空中,它们惬意、欢腾,它们聚集起来扶摇直上,聚散、离合、辗转、滑翔,似龙卷风般变幻万千,如战斗机群追风逐海…… 候鸟迁徙,其实是一场情非得已。自然规律促使它们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飞翔那么远的距离,去异国他乡度过另一个季节。作为“他乡”的主人,我们对它们已不再陌生,但是“待客之道”又如何呢?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言,我们需要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就个人而言,无论你是观鸟者,还是摄影家,请尽量不要惊扰它们。 让我们留住这群不再继续南飞的精灵! 在逆光条件下,候鸟翅膀晶莹剔透,薄如蝉翼。摄于水头外线 腾空而起,团队作战,步调一致。摄于蚶江红礁 夕阳西下,候鸟归巢。摄于水头外线 西伯利亚候鸟聚集下的蚶江红礁,如风如浪,如沸如腾 一群候鸟在围堰上歇脚,萌态百出。摄于水头外线 “候鸟军团”腾跃而起,密不透风。摄于水头外线 海水退潮时分,候鸟集体出外觅食,遮天蔽日令人惊叹。摄于蚶江红礁 远方与近处,两群候鸟被定格在一个画面。摄于蚶江红礁 西伯利亚候鸟的“石狮足迹”不断扩大。摄于石湖海岸 一有风吹草动,群鸟立即腾跃而起,疾如风、快如电。摄于水头外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