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榕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逐风破浪再前行
usa.fjsen.com 2018-06-24 17:24:25  陈彬 陈玉平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佳丽

今年以来,省榕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认真贯彻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意见,坚持点面结合,大力推进戒毒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引领戒毒工作转型升级,推动场所工作创新发展。

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

规范化建设

形成长效机制

2月24日,省榕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确定由董好官所长亲自主抓、各部门迅速分工落实的基本思路,将“七个规范”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分工制订方案的基础上汇总成场所“七个规范”的实施方案,并于3月10日前上报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同时,根据方案制订时间表和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时间表稳步推进“七个规范”任务的落地见效。目前,“七个规范”任务已进入试点开展阶段。

召开“四化”建设推进会

该所自3月6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教育整顿活动。活动主要围绕:对全所民警进行全员覆盖式的广泛动员,董好官所长就规范执法行为提出增强依法规范管理意识、增强依法文明管理意识、增强制度落实意识、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增强安全首位意识、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的六点意见;开展执法情况摸底调查,以问卷形式在全所戒毒人员中开展场所执法情况调查;结合动态大摸排活动,由挂点所领导带队,机关科室组成8个座谈小组对671名戒毒人员(占在所总人数的86%)开展座谈,收集戒毒人员意见和建议共计6个方面26条,其中日常管理2条、规范执法2条、教育戒治8条、戒毒医疗2条、综合保障8条、康复劳动4条;根据分析报告研判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省榕城司法强戒所结合省局部署,开展戒毒人员行为规范教育整顿活动。该所按照戒毒人员一日作息的学习、劳动、生活等内容进行精细化分类,逐条规范,突出强化戒毒人员的一日行为规范养成训练、队列规范、内务卫生3个方面的8个重点内容;以三大队为标准,从戒毒人员的日常行为着手,细化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着力以专项整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场所规范化水平。同时,加大职能部门和督察的检查力度,第一季度共计查处戒毒人员违规行为66人次,立即处罚并在LED屏公示,并按照“一事一评一议”教育方法,对每日行为表现情况进行点评。

科学化管理

探索戒治良方

省榕城司法强戒所按照省局分别施戒探索工作的方向性要求,积极探索戒毒人员分别施戒工作。该所从安全管理和戒治效果出发,对戒毒人员行为表现、吸毒情况、复发次数、患病情况、心理状态、现实表现、人身危险程度、家庭及社会关系等进行综合评估,评定出高、中、低三种风险类别,根据戒毒人员的行为表现和戒毒效果,实行动态风险分别管理。

今年以来,该所强化对在所戒毒人员的个人信息、家庭支持系统、既往病史、性格特征、戒毒意愿、精神状态以及对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评估出患有各类疾病的11名中风险人员,并纳入医院集中管控,采取必要的医疗和监护措施。将有多次吞食异物的戒毒人员翁某某列为高风险类人员,进行隔离管控,成立攻坚转化小组,制订多管齐下的针对性教育戒治方案。目前,该戒毒人员已得到初步转化。

戒毒人员表演“小苹果”广场舞

开展戒毒人员行为规范教育整顿活动

该所根据戒毒人员不同管理期的特征及身体状况,精心挑选康复训练项目,每周在室外开展3至5次队列康复训练,将广场舞、八段锦、太极拳等康复训练项目融入戒毒矫治中,并开展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五禽戏、康体操、“小苹果”广场舞等“一队一特色”健身运动,帮助戒毒人员恢复体能、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戒毒人员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控制力显著提高,场所内形成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教育戒治氛围。同时,该所在戒毒人员中相继开展了“每周一歌”“队队有歌声”“文艺表演”“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矫治环境。

该所还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开展合作,就合成毒品所致精神障碍戒毒人员的诊断、管理、治疗、鉴定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开展各类戒治研究与实践。其间申报的《福建省1000名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分析》课题研究获得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基金赞助,研究报告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和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合作申报的《精神障碍戒毒人员多维管控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司法部批准立项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规划课题。

专业化工作

激发履职活力

省榕城司法强戒所大力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制发季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参加全国、全省视频会议和专题讲座4场次,安排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3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厅局党委的精神上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布设全面从严治党宣传展板,制作新的宣传标语,组织183名党员参加省直机关“党建微课”培训和党章党规网络答题活动,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四个意识”。

4月初,该所组织开展了以“所兴我荣、所衰我耻”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号召全所上下爱岗爱所,把维护场所的荣誉融入日常履职中去。4月10日上午,组织35名民警前往马江海战纪念馆开展清明公祭,了解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激发民警岗位争先创优的热情。

协作医院不定期指派专家到所对病人进行会诊

在深入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方面,省榕城司法强戒所注重加强戒毒矫治业务培训。4月份还开展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戒毒工作“五师”水平。目前,该所共有医师7名、心理咨询师67名(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1名)、专兼职教师58名、公共营养师2名、体育指导师2名。邀请省高院专家祝昌霖来所开设“职业风险”讲座,开拓民警视野,明确民警的应尽职责和使命担当。组织观看省司法厅警务督察总队《警务督察工作实例》,分类展示履职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民警严格正确执法。结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制定民警一日执法规范实施方案,贯彻执行《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民警执法规范水平。鼓励民警参与学历教育,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目前,全所民警大专以上学历204人,占总数的94.4%,法律、教育学、心理学、监所管理等核心专业人数达到159人。

该所紧紧围绕戒毒工作“四化”方向,优化警力配置和值带班模式,撤销制度办、特勤队、基建办、隔离管理队等非编机构,将人员充实到警戒护卫等安全工作重点岗位,有效落实“四大现场”民警直接管理,确保将有限的警力用到维护场所安全稳定这个刀刃上。4月初,完成了30个民警职工的岗位调整。以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为载体,到场所驻地儒江村开展访贫问苦、社区义诊等活动,发放慰问金3000元,让文明创建延伸到社会,增进场所与驻地居民的感情。

3月13日上午,快安派出所和马尾区名城港湾三区银河湾管理处给省榕城司法强戒所送来了锦旗,对其协助截获一名盗窃嫌疑人表示感谢。该所还与《福建法治报》等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展示戒毒工作成效和民警风采,进一步扩大场所的社会影响力。

4月份,该所民警陈海群、杨天桂的家庭获评“2015-2016年度厅直机关五好文明家庭”。

社会化帮教

引进优质资源

省榕城司法强戒所举办以“我的家庭梦”为主题的“场所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戒毒人员亲属来所座谈、参观,并与戒毒人员开展面对面的亲情(联合)帮教活动。戒毒人员亲属走进戒毒场所,亲身感受戒毒人员生活、教育、生产及康复等场所戒毒环境,面对面探访并共进亲情午餐。该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戒毒人员亲属一致好评,不仅提高了场所执法工作的透明度,营造了人性化管理的氛围,也增进了戒毒人员亲属对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了解、理解、关心和支持。从而有效提高场所执法管理水平和窗口服务质量,树立场所规范管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

该所还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场所开放日”活动,开通家庭帮教的“卢老师热线”,定期到戒毒人员家庭实地回访等构建家庭支持系统。同时,邀请农工党福建省委、省京剧院和省歌舞剧院的领导、演员前来开展联合宣传帮教活动,邀请成功解除戒毒人员现身说法,与所内戒毒人员同台揭露毒品危害。省榕城司法强戒所多次联合马尾区卫生局、马尾区疾控中心等共同举办“世界艾滋病日”等主题宣传帮教活动。

在加强与社会医院的协作方面,该所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福州市第一医院的人数达到了86人次。同时,协作医院不定期指派专家到所对病人进行会诊、业务指导。自2013年以来,聘请精神科医生来所会诊98人次,进行抗精神病治疗22人;聘请彩超医生来所检查1315人次,查出异常128人(经社会医院确诊,4人办理了所外就医);聘请X光医生来所检查1198人次,查出异常45人(含肺部疾病及腹部异物,其中肺部疾病28人),通过引进优质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该所戒毒医疗工作水平。

掌握戒毒人员的精神、心理状况

在全面推进戒毒工作“四化”建设的同时,省榕城司法强戒所认真总结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探索,明确重点,力求突破,在下一步工作中着力打造“四化”建设亮点工程。

同时,做好《海峡西岸吸食新型毒品戒毒人员循证心理矫治效果研究》《精神障碍戒毒人员多维管控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司法部理论调研课题的成果转化运用,进一步探索精神障碍人员的管控与戒治方法。在戒毒初期通过调查、访谈、量表测量等,掌握戒毒人员的精神、心理状况,了解戒毒人员吸食毒品种类、时间和成瘾程度,综合评定戒毒人员的稳定性,对其进行动态分类。在戒毒中期,通过开展活动和毒品危害分析,强化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对吸毒因素进行目标干预。对复吸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并设计相应的矫正项目,对戒毒人员逐步实施适应社会的分别施戒,并运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培养戒毒人员的拒毒技能、心理调试技能和应对高危环境技能。通过联合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福建医科大学等专家团队,探索形成集筛查发现、药物治疗、差别管理、心理干预为一体的操作指南,编制实操手册,为精神障碍戒毒人员分别施戒提供系统化、可操作、可复制的戒毒模式。

该所倡导文化戒毒,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充实戒毒人员的精神生活,以“绿色希望”来点燃戒毒人员重塑自我信心,以文化人,形成“绿色戒毒”的文化品牌。在以往的基础上,该所继续强化与农工党福建省委的协作,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延聘福建省歌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奏员、树叶演奏家、客家吹叶传人邱少春老师,进场所举办戒毒人员树叶吹奏培训班。 (陈彬 陈玉平)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