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夕,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电商培训班”上坐满了特殊的学生,他们均是赤溪村本村的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来这里“充电”。学员王忠清介绍,每隔一段时间,这里都会组织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生产劳作技术水平。这大大提升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 扶贫先扶智,发展教育是消除贫困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扎实抓好教育扶贫工作,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完善教育扶贫资助体系、职业教育助力脱贫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了“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错落有致的教学大楼、窗明几净的教室,活动室、图书室、多媒体室、科学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孩子们神采飞扬……走进蕉城区漳湾中心小学,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所农村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逐步让这里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近几年来,我市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扎扎实实地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2014年至2016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4亿元,新、改、扩建校舍面积25.7万平方米,完成设备采购类项目金额1.3亿元,改善了61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受益学生23.8万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群众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 如果说办学条件的均衡是基础的话,那么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差异则是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突出表现。为此,校际之间结对帮扶,用好交流政策、盘活教师资源成为重要手段。 “两年的蕉城区实验小学交流经历,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难忘的记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漳湾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刘喜娟感慨地说,这两年让她无论在理论水平和教学方式上,还是在视野和思路拓展上,都受益匪浅。现在漳湾中心小学里交流到蕉城区实小后返校的教师有20多人,另有蕉城区实小教师10多人交流到漳湾中心小学,这些老师带来的前沿理念、教学经验等都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 择校主要在于择师,名师聚集则学校兴盛。我市持续开展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和教师支教工作,将教师支教作为职称评聘的硬性前提,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薄弱校师资水平。福安市、福鼎市、蕉城区、东侨开发区每年各选派20至30名骨干教师(校长)到对口联系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交流;这些县各安排20至30名教师(校长)到派出的市(区)优质校跟岗学习,县域教师对口交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