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 专题 > 桑迪飓风 > 分析解读 > 正文
专家析美国应对飓风措施 吁中国沿海建防灾战略
usa.fjsen.com 2012-11-02 10:44:54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琰之

  核心观点

  “此次美国东部大范围被淹,部分是因为‘风暴潮’导致海水水位上涨,漫过防御设施,灌到城市造成的。广州位于珠三角的倒喇叭口位置上,海拔也比较低,需要特别防范‘风暴潮’造成的影响。”

  ——白毅平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预报室主任)

  “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的矛盾是一个必然的问题。随着城市越摊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自然灾害造成的威胁就会越大。对于人财物集中的沿海地带,防灾减灾应成为发展战略。”

  ——高建国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新闻背景

  超级风暴“桑迪”袭击美国东部,造成严重伤害。此次灾害虽然发生在美国,但极端天气、特大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特别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大城市人口密集的情况下,灾害带来的损失将加倍扩大。

  检视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面对的灾害风险并不比美国小——而在经济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2070年最容易受沿海洪灾影响的城市中,广州排在第4位,上海排在第6位。

  我们可以从此次美国“桑迪”飓风抗灾应对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如何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沿海城市如何防范自然灾害?

  就这些问题,本报请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高建国与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预报室主任白毅平为我们解读。

  Q&A

  教训

  广州日报:美国应对“桑迪”飓风的措施是否得当,有何特点和教训?

  水泥抗灾“越抗越灾”

  高建国: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在灾害防御与应对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美国有关部门对此次灾害的评估不是很足够,此外出现溃堤的情况,也说明堤坝管理上有疏忽的地方。我们还注意到,抗洪设施中使用的水泥越多,受灾情况就越严重,因为水泥阻挡,洪水无法渗透到地面。

  在“桑迪”飓风之前,美国就出现了一种抗洪的新理念,提倡拆掉一些过高的大坝,通过改建防范决堤的风险。目前我们正在观察类似措施的效果。

  白毅平:“桑迪”飓风影响范围比较广,破坏强度比较大。作为海洋预报工作者,我们注意到,除了台风和降雨造成的灾害,还有一个“风暴潮”的影响。首先,“风暴潮”导致海水水位上涨,漫过防御设施,大量海水灌到城市里;其次,这些从上游来的海水顶住了城市排涝出口,造成排涝系统失灵。因此,此次美国东部部分城市大范围被淹,部分是“风暴潮”造成的。

  Q&A

  战略

  广州日报:沿海城市的灾害防范有何特点?

  “沿海灾害带”需重视防灾

  高建国:我比较早留意到沿海城市遭受的自然灾害,我将其定义为“沿海灾害带”。沿海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比较多,包括地震、台风、暴雨、风暴潮、赤潮等等,而沿海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投资大,财物集中,港口、核电站等大型设施也比较多,一旦遭遇灾害,损失严重。20年前,我做过一个中国沿海地区灾害损失程度与内陆的比较,如果以经济损失/平方公里计算的话,当时沿海地区的灾害损失在5万元到10万元之间,内陆地区为1万元。如今的灾害损失程度更加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防灾减灾应当成为沿海发展的一项战略。

  白毅平:我们对南海地区的台风监测的结果显示,虽然台风次数总体有所减少,但“风暴潮”的强度却有所增强,这是沿海人口密集城市需注意的地方。


  Q&A

  建议

  广州日报:对广州在防治沿海台风暴雨灾害方面有什么建议?

  广州不妨开挖地下小水库

  白毅平: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河网密集,广州濒临南海,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倒喇叭”口,本身海拔也比较低,遭受“风暴潮”的影响会比较大,需要特别注意。例如,2008年的“黑格比”台风虽然在茂名登陆,却造成了广州大范围的水浸,就是“风暴潮”造成大量海水往河口堆积,倒灌城市的结果。

  高建国:就我所知,广州的地铁发展比较快,地铁盾构技术(在地面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比较先进,可以考虑利用盾构技术开挖地下小水库,在排涝防洪的同时,对暴雨降水这种淡水资源进行储备利用。

  此外,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一旦在工作日发生大洪灾,会造成大量“回家困难者”,因此,要确保人口密集区域的临时避难场所能有序接纳、安置滞留人口。

  Q&A

  矛盾

  广州日报:世界范围特别是亚太地区的迅速城市化进程容易令大量人口暴露在巨大的灾害风险面前,怎么看待城市化与灾害的关系?

  城市发展VS自然灾害

  高建国: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的矛盾是一个必然的问题。随着城市越摊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自然灾害造成的威胁就会越大。其实美国此次“桑迪”飓风灾害部分也是城市化带来的风险,由于城市里都是水泥地面与水泥建筑,地面缺少植被与水草等阻挡物,造成洪水流速成倍加快;另外,由于洪水无法渗透到地面,导致水位涨高,这些都是加剧灾害的因素。

  再者,城市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一些地形地貌,原来是农村的地方变成了城市,但自然灾害的发生路线并不会改变,洪水该经过哪里还是会经过哪里。这就要求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者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尽量与自然协调,减少风险。比如,一些地方有断层、暗河,不宜进行大规模城市开发,在进行建设前就应该尽量调查清楚,规避风险。其实,只要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灾害预防设计上来,很多自然灾难的损害程度是可降低的。(记者温俊华)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