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 投资福建 > 正文

福建: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

2020-05-21 11:40:59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王亮  

短短17个月,上汽宁德基地项目投产,投资超200亿元,一期年产能30万辆乘用车。图为航拍下的上汽宁德基地。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郭文辉 摄

代表委员访谈

黎立璋:坚守实业 行稳致远 

东南网5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坚守实业,做优做强。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立璋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1至4月,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弯道超车”——

累计产钢363.2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52.29亿元。主要经济运行指标继续排在行业前列:利润总额排名行业第2位;利税总额、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排名第4位;总资产贡献率、工业增加值率、净资产收益率、人均利润排名行业第8位。

黎立璋说,成绩背后,是三钢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守本分,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

去年,三钢集团产钢1240.4万吨,同比增长6.18%;实现营业收入575.6亿元。工业增加值率、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吨钢利润排名行业第3位;人均利润排名第4位;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排名第5位;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排名第6位;利税总额、资产负债率排名第7位,而粗钢产量仅排名第12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三钢迅速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小组,制定相关防控制度,并积极筹集防疫物资,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对公司物资及司乘人员全程跟踪监控。

在复工复产中,三钢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全面管控经营风险,实行“检修提前,负荷不降”策略,将原计划后期检修的项目提前进行,未检修生产线保持满负荷生产,有效化解了疫情带来的诸多影响。针对下游经销商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及时启动了闽光云商公司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协助经销商共渡难关。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4月起,三钢集团全线满负荷生产。

“回望三钢62年的发展史,既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建设史,更是一部心无旁骛做实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布局,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黎立璋说,从年产钢1万吨到100万吨,三钢用了整整39年时间;而从100万吨钢到去年的1240.4万吨钢,三钢仅用了19年时间。

当前,三钢打造“千亿企业”的目标已经启航。“三钢将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发展钢铁主业,积极实施钢铁行业联合重组,进一步调整升级产品结构,新增H型钢、大盘卷、薄板产品,扩大制品类线材、高端板材等产品规模,努力把三钢打造成为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确保企业行稳致远。”黎立璋说。

曹晖:初心不改 守正创新 

东南网5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谈及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晖,依旧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专注制造业的决心。”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营企业,福耀集团始终专注实业。

“40多年间,我们执着于制造业,一心做好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玻璃。”曹晖说,如今的福耀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 在美国、德国、日本等11个国家设立了产销机构和研发中心。

在创新发展、智能化转型的征途中,福耀同样表现出强大定力与专注力。

部署全球四大研发中心,搭建产学研联创平台,创立国家级实验室及专家工作站,诸多技术、工艺突破了国外垄断和专利壁垒;大胆尝试“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新方式,使得同一条生产线上可生产数十种不同汽车玻璃;面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面向未来,福耀紧盯产业智能化发展方向,建设福耀智能工厂,推动玻璃产业从“大制造”向“强智造”转型升级。

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省聚焦企业关切的焦点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作了大量努力。”曹晖说,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各部门为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出台了不少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

企业需要什么政策?如何推进亲清政商关系建设?作为来自民营企业的全国政协委员,曹晖在履职过程中开展了大量走访调研工作。

“提高施政精准度,让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曹晖认为,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帮助指导企业熟悉了解并用足用好政策,指定专人挂钩联系企业,点对点、面对面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并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扶持办法。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可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相关领域、有关行业扩大投资,加强研发,培育新的企业发展点。

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是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曹晖认为,要加大对经济运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破产、退市、并购等资本运作的管理,对财务造假、集资圈钱、侵权仿造等市场行为零容忍、重处罚,以此澄清市场环境,树立诚信意识。

未来已来,初心不改。“我们将继续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有效作为,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创造添砖加瓦。”曹晖说。

眼下,省重点项目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各个生产车间正满负荷生产订单产品。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通讯员 陈杰 罗姮 摄

评论

心无旁骛做实业 

□黄云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重视实体经济是我省特色。一曲《爱拼才会赢》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福建实体经济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晋江、石狮、南安等制造业重镇拔地而起,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石化加工、服装鞋帽、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撑起了丰衣足食的梦想。统计显示,2019年我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七。不俗的成绩,正是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回报。

实业兴则经济兴,实业强则国家强。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方兴未艾,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产业,唯有心无旁骛做实业,我们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实业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都要经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技术积累、完善服务、市场推广等,都需要全心投入,没有捷径可走。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沉下心来,摒弃投机心态,瞄准目标脚踏实地干下去。政府部门要为发展实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政策、金融等领域向实体经济倾斜,营造实干兴邦的氛围。

我省传统制造业实力较强,转型升级的压力也较大。相关部门要多听听企业的呼声,研究出台更多有效举措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力度扶持高、新、精、尖产业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让创新创业创造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

两会连线

福清:服务下沉促发展 

东南网5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 

“多亏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公司在短时间内获得1亿元新增授信。有了这笔钱,饲料加工项目可以立即上马了。”5月18日,位于福清市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星源农牧公司副总经理吴飞龙高兴地说。

这座“桥”,来自福清市对企业、项目一线的下沉服务。享受优质服务,推动项目快马加鞭,这是越来越多福清企业的幸福体验。

连日来,为克服疫情影响,福清市结合开展“抓项目促跨越”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到一线服务、促基层发展”活动,瞄准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化、针对性服务,助力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动建、投产见效。

指挥棒一挥,全市动起来:福清市行政服务中心探索推出开卷式审批、联合竣工验收等服务模式,帮助项目再提速;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专门组建小分队,深入园区、镇街、企业一线,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项难题;“一线服务”App等平台上晒“服务战绩”,对服务一线落后的单位进行约谈……

面对疫情给企业造成的普遍性资金缺口问题,福清市发改局联合各工业园(区)、各镇(街)及部分市直单位,到一线主动对接企业,全面梳理汇总资金需求。截至目前,收集到153家企业共38.55亿元资金需求,已解决50余家企业的资金需求。

以优质服务为抓手,福清各地牢牢扭住了项目“牛鼻子”。以高山镇为例,通过镇政府牵头,帮助西江工业产业园设立了临时隔离点、协调配备了防疫物资、帮助安置外地返岗员工,推动产业园项目克服疫情影响如期动工。

今年1月至3月,福清全市完成开工项目62个、竣工项目29个,在一季度“抓项目促跨越”考评中跃升至福州第一位。

一批投资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以更快的速度在福清市落地。3月,由“化工航母”万华化学集团投资、落地江阴港城经济区的万华化学(福建)MDI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福州市近年来引进最大的化工产业项目,投产后将补齐我省产业短板,推动江阴经济区化工产业链升级换代。

5月18日,福清2020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38亿元,为高质量发展再添项目新支撑。

“我们将深入推进‘到一线服务、促基层发展’活动,动员全市干部主动深入一线;切实以优质的服务,推动企业增产增效;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再引进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刘卓群说。

16日,在位于华安经济开发区的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加紧组装针织圆盘机。 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黄建和 摄

龙岩:应急产业正崛起 

东南网5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温连光) 

日前,走进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工人正在加紧组装各种移动应急电源车、抢险救援照明车、应急旁路作业车等产品。

“我们正在加紧组装价值约1.2亿元的应急电源车订单。”海德馨公司生产负责人罗长林表示,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海德馨公司已恢复100%产能。

机械产业是龙岩市新罗区的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开始,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新罗区依托原有机械产业基础,做出了打造国家级应急装备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机械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决策。随即,当地在龙州工业园区赤坑片区规划了1000亩左右的应急产业园,重点发展处置救援、预防防护类应急装备产品,推动海德馨应急电源车、侨龙大功率排水车、方圆无人飞机系统等产品升级换代、拓展市场。“以龙州工业园区为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应急装备制造及应急服务产业,实现应急‘产品、企业、产业、平台’的四聚集。”龙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傅聪辉说。

为保障产业发展,龙岩市、新罗区分别制定出台应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及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对龙头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培育,新罗区还设立应急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1亿元,支持应急产业做强做大。2017年11月,龙州工业园区成功获批成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是我省唯一一个全国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已有45家应急产业企业入驻龙州工业园区,形成了以22家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100余家配套企业有效支撑的发展格局。其中,新开发53项处置救援产品处于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5G时代来临,新罗区应急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向应急产业服务等领域转型升级。罗长林介绍,在做精、做强应急装备的同时,海德馨公司通过提供应急车辆远程在线检测维修、救援调度和备品备件供应服务,推动“制造+智造”向在线智能服务转变。

数据显示,去年,新罗区共拥有应急产业企业78家,实现产值256亿元。如今,为推动应急产业进一步发展,新罗区拟在龙雁组团红梅产业园规划4200亩用地,建设新引进应急产业企业及展览馆、体验馆、e时代应急智慧城。同时,全力打造和建设事故灾难抢险救援、防汛防台风抗旱排水供水、应急环保、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安全避险、专用紧急医学救援、城市消防与森林防火、反恐防暴处置、基层应急教育培训演练与应急文化等九大领域产业集群。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