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县兴福寺住持松尾法道在向记者讲述妈祖文化在长崎传播的历史。福建日报记者陈信云 摄 友城往来:人文纽带连接新未来 “异乡似故乡”,记者在长崎采访时发现,许多当地人曾到过福建,这是他们的共同感受之一。在长崎短暂的24小时,记者也处处感受到了长崎民众对福建的深情厚谊。 循着弯曲石板路,来到长崎县兴福寺。站在大雄宝殿门前,住持松尾法道为我们讲述了历史往事。 明清时期,福建与长崎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融。1654年,祖籍福建福清的隐元禅师应长崎在留唐人恳请,由厦门东渡日本长崎弘法,于1661年转赴京都,创建了黄檗山万福禅寺,创立了日本黄檗宗,由此衍生发展的黄檗文化对日本江户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语的‘普茶’与福清方言相近,还有隐元豆、‘明朝体’、胡麻豆腐等也都来自福建,至今仍扎根于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松尾法道说,“长崎的饮食偏甜,当年从福州来长崎的贸易商人,租住在当地人家中,可用白糖代替钱付给房主,因为在当时白糖比钱更贵重。我想,这是两地紧密历史关系的最好例证。” 友谊一脉相承。1982年,福建省与长崎县缔结友好省县关系。30多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省县在经贸、科教、农林、水产、轻工业、交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取得可喜成果。 文化是民心相通的纽带。2015年以来,福建省着力推动隐元禅师祖籍弘法地与日本黄檗宗始祖地开展史学研究交流,黄檗文化成为我省与长崎开展友好交流的新亮点。 在长崎县历史文化博物馆,书法作品、唐寺模型、妈祖雕塑……一件件藏品、一幅幅图片,都在诉说着这段友谊佳话。年轻的博物馆公共关系科职员前田真希告诉记者:“文化上的相似让我对中国、对福建有了天然的亲近感,要把中日交流的历史告诉更多朋友。” “我15年前第一次去福清万福寺,到访福清已不下十次,慢慢产生了感情。”在博物馆会客室,长崎县史谈会会长原田博二向我们讲述了他与黄檗文化的不解之缘,他希望能将这一文化让更多民众所了解。 “长崎与福建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希望以文化为纽带,在经贸、旅游、人文等领域形成更多合作成果。”在长崎县厅行政楼,长崎县文化观光国际部政策监浦真树说,2020年,是隐元禅师出家400年暨长崎兴福寺创建400周年,也是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与福建博物院建立友好关系10周年,长崎县将在9月举办隐元禅师和黄檗文化专题展,希望有更多福建友人前来观展。 以文化为纽带,福建积极扩大在日“朋友圈”。福建先后与长崎县、冲绳县缔结了友好省县关系,两省县交流带动了双方地市之间的交往,省内多地市与长崎、冲绳两县内多地先后结好。 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福建与冲绳通过友城渠道累计互派团组和人员580批9643人次;冲绳县每年都派团来闽参加“9·8”投洽会,两省县每年都组织专业考察团互访…… 据悉,省外办将通过继续深入开展互派留学生、研修生工作,举办青少年交流、艺术团体交流、书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密切人民交往,推动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