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东街口商圈。记者叶义斌 摄 商业中心:从单核到“多点开花” 上世纪80年代,福州日用工业品市场有东百大楼、华联商厦、台江百货大楼、商业城四大商场,集中在鼓楼和台江。而随着亨得利钟表、聚春园、上海西餐厅等相继落地,东街口以东百为圆心,成为福州名副其实的城市时尚消费核心和商业腹地。 “那时,东百大楼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逛东街口的情况,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章旺仍然印象深刻。他说,当时,作为国有企业的东百因信誉度高、商品种类多、性价比高、服务态度好,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很长一段时间,东百大楼不仅是福州商贸地标、引领福州商业发展,还是福州的一张名片,是外地游客来榕必逛的繁华商业地”。 进入21世纪,大洋百货、宝龙广场、天虹百货、王府井百货、万达广场、泰禾广场等纷纷进驻福州,聚合了零售、餐饮、休闲养生、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的新型商业模式——城市综合体在榕遍地开花,苏万宝、台江金融街万达、金山浦上、东二环泰禾、世欧广场等一大批新兴商圈加速崛起,一站式购物体验大行其道。福州从以市中心商圈为核心的单核商业配套模式,逐渐演变成新型商业中心“多点开花”的局面。如今,从中心城区到各县(市),从老城到新区,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层出不穷、迭代升级,吃喝玩乐购一应俱全,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1980年,站上10亿元台阶;1994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08年,突破1100亿元大关;2014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4193.87亿元,是1978年的608倍。 商业综合体的遍地开花,让竞争更加白热化。在陈章旺看来,福州商业综合体要想走得更远,要在差异化经营、个性化道路上多动脑筋。 在我市的大力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努力下,老的东街口商圈率先发力,开启“蝶变”之旅。2017年,东百启动了开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将原东百东街店的A馆、原东方百货店的B馆及南街项目(C)馆合并,升级为东百中心,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引进的不少首店成为消费者打卡新地。今年元宵节,到东街口商圈欢聚的人潮达到了103.9万人次;国庆黄金周,东街口四大核心区客流量突破350万人次,销售总额达3.5亿元,为历年同期之最。 专业市场:从分散到集聚 走进仓山区华威新西营里农产品交易中心,海鲜、冻品、干杂、肉类、粮油、蔬菜、水果等品类分区明显,商品琳琅满目,可满足农产品“一站式”采购。每称重一种农产品,智能追溯秤就能打印出一张含有二维码的小票,消费者只需通过微信扫一扫,商品商户、供应商,乃至检测报告等相关信息即刻呈现在眼前。 华威新西营里农产品交易中心于2013年12月投用,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拥有800多商户。5年来,市场不断扩容,业态不断拓展,除了农产品交易,还涵盖酒店用品,成为不少福州市民、商家采购的首选地。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州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构建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实现了专业化大市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分散到集聚的转变,一批高组织化程度的专业市场由城区向周边县域延伸。 上个世纪90年代,立足于“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我市先后培育发展了连江路生产资料专业批发市场、鳌峰路生活资料批发市场走廊,以及福州旧货调剂市场、福州大鞋城、特艺城等一批大中型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型的市场体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版图的拓展和功能布局的调整,位于城区的专业市场发展问题凸显:人流车流大,物流受限;市场面积有限,仓储遭遇瓶颈…… 我市积极构建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2010年,我市启动“大市场出城”,不仅鳌峰一带的水产、蔬菜、果品、副食品、家禽等批发市场相继搬迁至马尾的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以及闽侯南通的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花鸟市场、南方建材市场群等也相继搬迁。 专业市场规模更大,功能更加齐全,以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例,这个设有蔬菜、果品、副食品、家禽、冻品等五大市场和配套仓储配送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巨无霸”,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比旧市场扩大了70%。 如今的福州,一座座规模更大、配备更加完善、档次更高的新市场已在马尾、仓山、闽侯、长乐等地崛起,走向繁荣,让福州的商贸有面子也有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