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记者 陈翊群 今年国庆期间,陈清年迈的爷爷安详走了,他陪伴爷爷走完了最后一程,料理完爷爷的后事,陈清感伤之外有种欣慰上心头。 今年10月,地跨两山村之间的占西坑自然村道硬化贯通了,总长2.26公里,前后历时近十年。 “返乡创业,我不带头做这条路,占西坑过几年就没了,就找不回故乡了!”陈清坦言,修路也为了爷爷生前返乡方便些。 畲汉共居 占西坑成远近闻名“空巢”村 占西坑,地处福安市北部上白石镇偏远深山,是一个畲汉共居的自然村,地跨里垄坑行政村和坪庄行政村之间。 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占西坑的最直观感受。 早期的出村路,靠里垄坑行政村一侧,是一条沿着崎岖山脊开凿的石阶山道,村中祖祖辈辈种植的稻谷、茶叶、太子参等农产品,靠肩挑背扛送到3公里外的行政村贩卖营生。 “受交通条件限制,发展农业的成本也高于其他地方,生产物资请人挑到村里一趟12元,农作物挑到有公路的地方一趟8元。以前还有村民种芙蓉李、柿子,但没人进村收购,遇行情不好时,村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果子烂在树上。后来,村民无奈将果树全砍了。”陈清说。 发展受限,在村里看不到希望,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村中只剩下十几个老人,年龄最小的65岁。土地荒漠了,占西坑村也越发破败,成了远近闻名的“空巢”村。 返乡创业 历尽坎坷当起“田医生” 2006年初,陈清放弃在省城福州的优越工作返乡创业。 创业初期,陈清选择比老家交通相对便捷的社口镇沙溪村创办添益养殖场,短短两年,种鸽存栏量达到3万多对,成为闽东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被评为“福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陈清小有成就了,想把住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接到了福安市区享福,可是两位老人在城里住不到两天就要回占西坑。每次送老人回村,看着日渐萧条的山村,陈清心头阵阵酸涩。 2008年3月,陈清不顾家人的反对,拿出所有积蓄50万元,回到家乡成立了“福安市占西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想一边回家乡创业,一边可以多陪陪爷爷奶奶。 “占西坑养殖合作社最初养肉鸭、土鸡等,效益还不错。只是2009年6月,因为经里龙坑的出村道路受阻,占西坑养殖基地被迫停产。 同年7月,占西坑村民在坪庄村民支持下,从坪庄村沿山体开了一条2公里多的机耕路,至此,占西坑通往外界有了一条专门的“大路”(占西坑有四五百年村民居住史,过去都从里垄坑山路往返)。 村里机耕路虽然通了,但接下来的几年每逢大雨天气,机耕路经常出现溜方等现象,村民都自发进行修修补补。 “这条路迟早要硬化,才能改善占西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陈清心里很清楚,不过只有自己带头努力赚些钱,才能带领大家一起修路,一同致富。 随后的几年,陈清通过过往的养殖经验,当起了“田医生”,分别赛岐、溪潭、范坑、上白石、湾坞建立了肉鸭、土鸡养殖基地,并牵头成立了“福安市肉鸭养殖联合体”,指导创业青年一同成长。 与此同时,因老家山清水秀,竹林资源丰富,陈清因地制宜尝试种植竹酒项目。陈清从2009年5月起到2011年在占西坑试验种植竹酒均以失败告终。不过2011年在林业、酿酒业等专家的指导下,陈清改变思路与方法,通过两年的尝试,2013年陈清的竹酒种植成功。 有了创业项目,需要有交流平台才能留住创业青年。同年,在福安创业导师缪光华的支持下,陈清在村里自发筹建了一座“乡村众创空间”。2015年竹酒开始量产上市,同年,占西坑众创空间投入使用,吸引了一批业青年到占西坑交流创业。 创业成功 引导村民“自我造血” 利用占西坑丰富的毛竹资源,陈清种植竹酒成功量产后,他制定以种植竹酒为主,同时引导村民发展养蜂、养鸡、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的发展思路,吸纳在乡务农的贫困农民作为社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陈清先后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建成竹酒基地360亩,种植竹酒70万筒,无偿将他的竹酒制作技术、养蜂技术、稻鸭共养技术传授给村民,引导村民发展生产,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及产品的销售问题,实实在在带动了村民致富。 贫困户王锦荣,上白石镇佳浆村人,从小患有哮喘,不能干重活。陈清为他免费提供8箱种蜂,并安排技术指导。日积月累的实践,他不仅成了养蜂好手,还独创高空养蜂法,把蜂箱安在树上,养出的蜂蜜虫害少、更卫生、纯度高,一斤可以卖到2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王锦荣养殖蜂箱已繁衍到300多个,年收入30多万。2016年3月,脱贫致富的王锦荣主动加入“创业扶贫服务队”,如今,王锦荣直接帮扶的贫困户有7户。 与王锦荣同为第一批帮扶对象的陈贞龙,如今也是“创业扶贫服务队”的成员,对接帮扶户精准扶贫困难家庭6户。回忆陈清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的创业过程,陈贞龙感慨万千。 他说,当时我父亲病瘫在床,母亲又体弱多病,为照料双亲无法外出打工,每年仅靠茶园四、五千的收入来维持生活。2013年,陈清免费提供给我20只种兔,亲自手把手指导我,帮助我学会养兔,目前年出栏兔子2500多只,年产值近20万元。我很感激陈清,他告诉我,不用感激他,真要感激的话,用行动去帮助更多困难的人。 像王锦荣、陈贞龙一样经过陈清帮扶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小学文化的谢建锋,帮人做过食品、快餐,2012年返乡创业从事食品加工,因营运失败,背了些外债。如今在陈清的帮助下,从事竹酒生产,经过三年的帮扶,已掌握竹酒的生产技术与销售渠道,成立福安市建锋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并任总经理,目前年收入达30多万,对接4户精准扶贫户,主要负责无偿为有意愿从事竹酒生产的困难家庭提供技术帮扶及产品销售。 带头修路 只为留住故乡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在定下打造竹酒专业村的定位后,陈清笃定,是时候把村里的道路硬化了。 说做就做,陈清在2017年秋分之后,启动了修路计划。 当年时值秋老虎肆虐,气温高达40度左右。陈清顶着烈日在占西坑自然村、福安市区、省会福州之间来回奔忙。前后花了两个多月,一条长2.26公里、从占西坑村衔接主村坪庄村道的道路硬化项目通过立项设计,总造价预计130万元左右。 随即陈清与几名热心的相亲牵头,按人口比例筹集了近20万修路启动资金。 “筹集资金期间,大部分村民都很支持,也有部分村民泼冷水‘现在修路国家都有补助,为何自己出,再说了现在村里没多少人……”回想起修路启动筹集资金的经历,陈清苦笑称,“这期间最累的是部分群众不理解,不过再多委屈,也只能自己咽下去。” “施工过程中,交通部门给了我们技术上指导,才把路基做好。路基整好了,按正常别的地方修路招投标很多施工队愿意做,可占西坑村道路较短,交通不便,没人愿意包。”陈清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水泥价格从300元/吨,涨到了660/吨。修路资金缺口也进一步加大。 有朋友也直言不讳地对陈清说,“你又不是村干,为了村里的事,何苦这么辛苦?”但陈清的回答让他们心生敬意:“我不带头做,占西坑过几年就没了,就找不回故乡了!” 为了多方筹集修路资金,陈清在朋友圈也发起了修路众筹,希望通过众筹,筹集缺口资金,圆村民的发展梦。“我们通过众筹就募集了7.7万元,在此也感谢社会各界以及网友的关心与支持。”陈清说。 与此同时,占西坑修路项目也得到了交通、民宗局等部门的支持,争取到交通项目补助35万元,少数民族村道路补助6.6万元。加上自筹、网筹、补助等共计近70万,仍缺资金60万元左右。 陈清很清楚现状,社会各界朋友能帮忙的、都慷慨解囊了,自己只有静下心,到省城调动营销渠道,抓紧中秋节竹酒等农产品的销售,多赚些钱贴补修路。 通过一次次的参展(展销会)推广,通过一场场活动的积累,陈清省吃俭用最终把缺口的50多万给填上了。 2018年10月,前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多方关心支持下,占西坑通往外界的2.26公里村路终于硬化了,村里还增设了停车场。沉寂了数百年的村庄如今焕发新活力,陆续有村民返乡重修早已破败的土木房子,盖起了转混凝土民房。 路通了,产业兴则人心齐。目前“占西坑”乡村众创空间,吸引8个青年创业团队,带来13个农业创业项目。 “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幸福生活,有成就感。”陈清说,尽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但他和大伙儿并不畏难。未来他们今年将着力于竹酒产业发展,将技术传授给周边农户,用项目带动乡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