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岩山:一个乡镇的环保“三连击”
usa.fjsen.com 2018-11-30 09:39:02  黄筱菁 俞晓芬 温连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楠

东南网龙岩11月28日讯(记者 黄筱菁 通讯员 俞晓芬 温连光)从龙岩市新罗区驱车前往岩山镇,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这个位于新罗区东北部的小镇,虽然离市区较远,却别有一番洞天:风格统一的民房、干净的村间小道、清澈的溪水、精致的塑胶篮球场。

近年来,岩山镇通过“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及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建设,实施消灭露天垃圾堆、提升溪流水质、改造老旧墙体的环保“三连击”。“山变青了,水变净了,岸变绿了,村庄变亮了。”岩山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李承清说。

第一个“对手”:露天垃圾堆

干净和卫生,是一个地方的“门面”。走在岩山镇的路上,基本看不到垃圾,每家每户的院内都很干净。对于垃圾的处理,岩山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李承清介绍,岩山镇将13个建制村的垃圾清运通过招投标方式承包给专业的保洁公司,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方式,将村中收集到的垃圾运到镇里的垃圾中转站,再由中转站统一运至区里处理。“以前各村‘各自为战’,垃圾乱堆乱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现在各村有固定的垃圾池,通过统一管理清运做到垃圾不落地。”此外,全镇共有17名保洁员,各村庄按照每500人配备一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负责路面及公共场所的保洁。

“你看,这就是村里的垃圾屋。”岩山镇山前村村支书陈月东指着村路旁的一座水泥小屋说,村里新建了3个这样的垃圾屋,垃圾屋的门是封闭的,只剩窗户可以活动,“打开窗户把垃圾扔进去,这样苍蝇就不会乱飞,下雨天也不会把垃圾淋湿,不会有恶臭”。除了建造垃圾屋,山前村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放置垃圾桶,有保洁员定时将里面的垃圾清走。为了让村民提高卫生意识,不乱扔垃圾,村里还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到河里或路上,那么年终村里分红时会扣掉一部分钱”。

家禽产生的粪便,也是农村卫生常见的顽疾。山前村、莱山村等不少村庄采取围栏圈养的方式,避免家禽乱窜对环境造成影响。陈月东说,以前很多人家的地上都是鸡鸭粪便,不好落脚,“现在去任何人的家里都很干净,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大家都有了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个“对手”:劣V类水质

关乎生态环境及村民生活的,还有水的质量。

在集镇所在地芹元村,有一条岩山溪。“以前水质属于劣V类,水沟里臭气熏天,蚊虫很多。”李承清说,目前,已清理水藻900多米,河道清淤约5公里,流域内拆除关闭10户养殖场。通过一系列整治,目前劣V类水质变成了Ⅲ类标准,岩山溪水质有了显著的提升。溪水清澈了,岸边也建起了木栈道,供村民休闲散步。

在岩山溪旁,有一座小房子和一块空地。岩山镇副镇长张嘉捷介绍,这是岩山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建成后可以日处理污水250吨,主要对集镇以及周边各村汇集的污水进行截流处理。而人口较少的村庄和分散的农户,则采用自建三格化粪池进行污水处理,尾水排入田地消纳利用。

“把保洁、卫生纳入村民公约,采取不同措施对污水进行处理,从小事抓起,做深做细,都是为了让农村环境更宜居。如果连居住环境都不好,后续发展都是空话。”李承清感叹道。

作为一个煤炭、石灰石等资源丰富的乡镇,岩山辖区内煤矿区较多。为了防止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岩山镇对无证煤洞进行取缔和整治,石灰石也由大型央企进行统一开采和经营。“现在粉尘没有了,我们又对矿山进行植被恢复。目前全镇重点发展水蜜桃、芙蓉李、葡萄等种植业,从原来依靠矿山的黑白经济转变成绿色经济。”李承清说。

第三个“对手”:老旧墙体

近年来,岩山镇已有7个村对民房进行“穿衣戴帽”,将老旧墙体进行粉刷和修复,并对村庄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在李承清看来,改善居住环境,就是回归古朴农村。

在玉宝村,崭新的白色墙壁、古式的黑瓦屋檐、高低错落的房屋,和一旁的青山相互辉映。黑瓦白墙下,农户把金黄色的谷子铺晒在干净的空地上,不远处,几位外地游客坐在凉亭里,听着本地人介绍村庄的一草一木。

玉宝村是老区基点村,位于新罗区红尖山脚下,平均海拔930米。从2010年开始,玉宝村进行村容整治,对全村房屋进行外墙粉刷,原来破旧的黄色土墙刷白变新,风格整齐统一。此外,投入15万余元对古民居进行合理保护。玉宝村还对村内主干道、沿河路进行绿化,绿化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同时发动村民对自家房屋四周进行整治、绿化。“以前很多村民喜欢在路边和河边开垦种菜,现在我们把这些地翻新,种上树,美观了很多。村子美了,游客也多了。”玉宝村村支部委员董国良说。

对于村庄的变化,村民董伟河有着自己的感触:“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房子外观也刷新了,自己住着也觉得舒服。在田里干活,有时候抬头看看村里的这些景色,觉得不那么累了。”

同样见证村庄变化的,还有莱山村村民陈秋娥。在莱山村老人幸福院内,有塑胶篮球场和跑道。陈秋娥告诉记者,平时有很多村民来这里打球、跑步,一到晚上,老人们还会自发聚在这里跳广场舞。此外,还有一个“莱山村农民之家”,村民经常在那里举办活动。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