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林峰峰 摄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林峰峰)“2018年1月至9月,福建在降雨量持续减少、主要江河径流量比多年同期少44%的情况下,九市一区城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95.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20个百分点;小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83.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加强大气 水 土壤污染防治 据了解,2018年以来,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领先全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建立VOCs和NOx源排放清单,在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推进300多个VOCs治理工程,推动出台包装印刷、工业涂装、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等3项地方排放标准。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健全“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河流管护机制。同时实施入海排污源排查整治工程,联合海洋渔业、住建、水利等省直部门,对2678个各类陆源入海排污源和入海水流进行逐一排查核实与分类整改,进一步强化陆源入海污染物管控。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推进土壤风险防控和危废污染防治,在全国率先出台《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并加快推进福州、泉州、宁德、漳州、龙岩等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建设,开展危废存量清理行动,通过跨区域转移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多种方式,加快处置超期贮存危废。截至9月底,全省削减危废10.59万吨,削减率91.3%。 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 针对以往环境数据来源分散、质量不一、共享不足等突出问题,福建省着力建设全省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打通“数据孤岛”,建设省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出台《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要求各部门将政务数据汇入共享平台,否则不予安排信息化项目资金、不予项目验收,有效打破部门壁垒,确保环境数据经共享平台汇入“一中心”。 “按照‘大平台、大整合、高共享’的集约化建设思路,目前福建省已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引领环境管理转型,推动精准治污,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福建省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云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三大应用体系”。用数字决策、用数字监管、用数字服务,利用物联网、遥感技术和云计算、智能模型,建立集科学决策、环境监管、公众服务于一体的生态云平台,初步实现环境监测监控现代化和环境管理智慧化。 据介绍,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建设通过高效推动项目实施,实行信息共享,着力确保应用落地,提高了全省环境管理决策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使以最小环境管理成本取得最大环保成效成为可能。福建省环境管理转型成效初显,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下一步,福建省将持续推进生态云平台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引领环境管理全方位转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福建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