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看中国•福建 > 正文
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做人民的贴心人
usa.fjsen.com 2018-08-16 09:35:22  方炜杭 罗联浔 肖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佳丽

始终明白发展为了人民——

“当好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自向莆铁路通车后,鹰厦线三明火车站一度归于沉寂。如今,在几公里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希望正在孕育——动车三明站已进入扫尾阶段,即将投入使用。

“进驻3年多来,100多起矛盾纠纷都得到顺利调解,工地没有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更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在动车三明站片区枢纽工程项目业主单位的工程师刘坤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

“过去工地上的矛盾,能动手就尽量不动口。”42岁的刘坤是黑龙江人,从事工程管理,走南闯北多年。三明站片区枢纽工程是省重点项目,各个标段有超过8家施工单位,高峰时2000多工人同时施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习俗不同。工程建设中难免涉及征地纠纷,导致群众阻挠施工,极易引发冲突事件。

“这与白沙派出所民警的提前介入有很大关系。”刘坤说,刚开始,为不影响施工,民警们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到工地采集身份信息。2016年,白沙派出所又与几家单位联合成立农民工夜校,定期有民警来讲解如何排除安全隐患和普及法律知识,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比起拳头,法律武器更有效。”

去年秋天,台江头村的部分村民因为征地阻挠施工,并持续数天。尽管工期被拖延,但施工方没有一个工人动手,为化解矛盾、恢复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多年来,白沙派出所尽可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发阶段,并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来解决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曾东兴记得,1971年,当时27岁的他在三明企业到沿海招工的大潮中,从莆田仙游来到白沙,几年后,他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人的妻儿都过来团聚,但在当时,他们属于无户口、无单位、无证明的‘三无人员’。”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里聚集了包括31个省份的外来人口,很多人自己搭盖房子解决居住问题。

外来人口的管理,在当时是一大难题,很多地方还是以“驱赶”为主,白沙派出所则把驱赶变为“欢迎”。他们建立了外来农民工村,找来钉子、木牌,为他们钉上门牌,扫清他们收发信件、水电费缴交的障碍。紧接着,他们又创造性地发出了当时全国第一本暂住证,像曾东兴这样的大量“三无人员”身份自此合法化,并安居乐业于此,为周边企业留下了大量技术骨干。这一创举也为当时全国公安基层单位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白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先后有近百家企业在白沙辖区安家落户,为这片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始终践行亲近人民依靠人民——

“以人为本才能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

“60年64天”——走进白沙派出所一楼大厅,一块电子计时牌从建所至今每天更新着派出所民警无违法违纪的时间。

民警们说:“计时牌每时每刻都在警醒和激励着我们。在这里工作,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压力着实不小,年轻民警林友锬有深刻体会。

前些天,附近一女孩下楼倒垃圾忘带钥匙,叫了开锁匠后仍有些担心,于是报警希望警察能陪同等待锁匠。“警情”很快解决了,但因手头正在处理社区棘手事件,心情烦躁,林友锬离开时随口嘟囔了一句:“这么小的事也找我们。”结果被投诉:“我的安全不是大事吗?”

尽管进行解释并道歉,第二天的早会上,白沙所工作了13年的教导员刘雪冬还是把这件事拿出来进行讨论,希望大家引起重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中午,看到林友锬还是有点闷闷不乐,刘雪冬再次找到他,聊聊沟通技巧和群众工作方法。小林的心结慢慢解开了,“对我们来说,每天都有群众来找我们办事,但对群众来说,也许一辈子就找我们办一次事”。

刘雪冬告诉记者,60年的传承离不开一支过硬的队伍,但每个民警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我们在关心队伍“飞得高不高”的同时,也始终关注关心民警“飞得累不累”。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忠诚教育、廉洁教育,到80年代初的“六熟悉、十必访”要求,所领导必须熟悉每名民警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思想品质、个性特长和业务能力等情况,并通过家访谈心等办法,有效地化解民警的思想疙瘩。后来,他们又将这套办法发展成为“民警思想苦闷有情绪必谈、民警受批评或工作受挫折时必谈、民警之间发生矛盾或意见时必谈”等“七必谈、七必访”制度。

为倾听群众心声,白沙派出所有一套自己的方式。2000年,派出所在辖区主要地段、人员密集区悬挂起了62个“先雄信箱”,让群众把想说不方便说、想说不好说、想说不敢说的话表达出来。去年起,他们组建了治安积极分子“帮帮团”、人力情报“朋友圈”和内保村居干部“同盟军”三支队伍微信群,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警力有限,群力无穷。前不久,社区民警巫晓珊利用“警民相约·邻里守望”微信平台发布“微寻人”,广泛借助群众力量,变“大海捞针”为“众里寻他”,短短两小时就为一名走失儿童找到了家。

得益于这样的警民良性互动和一整套关心和监督预防机制,让白沙所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创造出了60年零冤假错案、零有责投诉、零不满意群众评价、零工作绩效差评和零民警违法违纪的“五零”纪录。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三明将继续坚持传统不丢、宗旨不变、本色不改,全力打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基层队伍。”三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育煌说。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