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留学美国 > 正文
中国学生增幅连续7年下降 赴美留学热在降温吗?
usa.fjsen.com 2018-07-05 09:09: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中国学生人数增幅已连续7年下降 赴美留学热在降温吗?

凭借丰富的院校资源以及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等优势,美国曾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学生海外留学首选目的国“宝座”。但是,近日美国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幅已经连续7年下降。这一数据是否表示“留美热”正在消退?这背后究竟有何缘由?

留美增幅7年连降

据近日发布的2017-2018年期间《在美留学生数据报告》统计,在美持F-1签证(适用于学生在美从事学术研究课程)和M-1签证(适用于非学术培训)的学生总数较去年减少0.5%。其中,中国学生数量为377070人,位居第一,可见中国学生依然在美国留学生总数中充当着“流量担当”的角色。尽管中国赴美留学人数虽然看起来还在持续增长,但是增幅却大不如从前。从2009-2010学年开始,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幅已经连续7年下降。

任职于某留学机构的石琪(化名)认为,中国赴美学生增幅持续下降,表明了整体赴美留学的热度正在降低。她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是一辆行驶中的列车,立刻停止或是立刻倒车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速度已经在慢慢降下来。”

费用高企影响很大

据《泰晤士报》联合FAIRFX(旅行货币兑换公司)评比的2017年全球留学费用排行榜显示,美国以年均35705美元的留学开支排名第二。近年来,美国大学学费更是逐年攀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调查数据显示,排名前50的美国私立大学2017-2018学费平均上涨3.6%,有些学校甚至超过4%。

正在申请韩国大学的林佳(化名)说,在决定留学目的地之前,她也曾考虑过去美国留学,但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将美国排除在留学目的国选项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的留学费用太高了。在韩国留学一年总的花费可能20多万人民币,这个数目在美国留学是不够的。” 留学费用一般包含前期的考试费、公证费、护照费、学校申请费及后期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其中学费和生活费是主要开销。林佳认为,在美国留学,除了昂贵的学费外,住宿费、生活开支和交通费用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除此之外,美国“本科四年,硕士两年”的较长学制也是导致留学费用高的重要因素。“一休留学工作室”负责人俞卓玛以英联邦国家为例介绍说,包括新加坡、新西兰在内的英联邦国家,由于其精简的“本科三年,硕士一年”学制,留学时间极大缩短,所需的留学费用相应要少一些。

考虑其他留学目的国的意愿增加

最新发布的《2018年留学申请人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依然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目的国,但因为其“限制人员自由流动和移民控制”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考虑其他的留学目的国。

与美国相比,其他国家积极的国际学生政策和宽松的政治环境,对于留学生的吸引力逐步提升。俞卓玛以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例说明,“现在去中国香港、新加坡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因为新加坡有一个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在当地学习生活一到两年,就有资格申请享受该优惠政策。在中国香港连续学习一年,第二年会自动续一年的签证,待满7年之后还可以申请永久居留。”

留学抉择日趋理性化

启德教育集团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赴美留学的增幅下降,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学生在留学国家的选择上更加理性化。学生及其家长学会了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国家,不再盲目跟风。

石琪以她多年在留学行业的从业经验,对“留学理性化”这一现象有着自己的看法。她将目前的中国留学生分为3类:

第一类,学术背景非常优秀,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留学方向和学习目标,并且会独立、缜密地思考自己的留学计划。这些学生往往在考虑自己的留学时最为理性。

第二类,留学目标非常清晰,也许对自己的学术背景不够自信,但很清楚留学经历也许会是一个继续深造的有效跳板,或是回国工作的一块有力敲门砖,甚至是移民国外的有效途径。

第三类,国内学习表现一般,明确知道通过高考途径很难使自己进入一所理想的学校,因此会很理性地提前做出规划,包括语言的准备、国家的对比、学校的选择,希望可以通过留学实现弯道超车。

石琪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不再以盲目崇洋的心态去看待留学的意义。当下资讯发达,信息对等,也有助于学生做出理性的选择。“现在出国或准备出国留学的这一代学生,成长在一个更加自由更加独立的环境中,因此他们在做留学规划和选择时,也非常懂得为自己负责。”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