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桂林侨资企业联合会会长陈隆魁来到广西阳朔县福利镇锁石村教学点、荔浦县双江镇官相小学慰问学生,为他们送上节日礼物与祝福。2005年,陈隆魁与美国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24名会员捐资援建了该小学。此后,陈隆魁每年都到学校看望慰问孩子们。与陈隆魁一样,许多侨胞都十分关心家乡教育,教育领域成为侨胞资助家乡的重点。 心系教育 到处兴学 华侨兴学是海南文昌一大特色。早在1884年,文昌海外华侨便出资兴建了罗峰书院。如今,接受过海外华侨华人资助的学校在文昌已遍地开花,几乎每个乡镇都有海外华侨华人捐建的中小学校。 文昌华侨中学由旅居东南亚的侨胞集资创办。为感念侨胞,华侨中学的多数楼宇以捐资华侨名字命名。有建筑风格朴素的张学修教学楼、陈明谦教学楼、符传军教学楼等,多为四四方方的4层楼;有坐落在学校大门旁侧的赵玉山图书馆,楼体状似一本翻开的书,又像是雄鹰展开的双翼;还有充满现代化特色的陈文民科学馆,设有电脑室、物理化学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功能厅等。 为表达对华侨的感激之情,在华侨中学的官方网站上,挂着许多张《海外乡亲捐资办学芳名录》,学校还特地编写了校本教材《侨贤泽桑梓》,记载了海外侨胞心系家乡教育的深情厚谊。 为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兴建学校,多位居住在美国的古稀侨胞,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成立了欣欣教育基金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欣欣教育基金会已投入了近千万美元的善款以及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持续助力家乡教育。 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理事高玉祥夫妇对国内农村小学的发展十分关注,他们在参观学校时会问很细的问题,如“学生们用的是什么厕所?” 欣欣基金会成立之初,主要着力于学校的建设,完成了25个省市的333所欣欣学校和阅览室的建造或修复。目前,欣欣基金会不只满足于学校的建造,而开始确保教育的质量,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分发奖学金,提供乙肝疫苗,培训英语教师,捐赠图书等,展开“后续方案”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水平。除此之外,还展开新的教育方案,计划开展英语和计算机教师培训、电子教学、大学生实践等。 华侨华人助学基金会成功的关键是在国内存在相应组织,并与当地教育机构和企业展开合作。目前,中国民政部已经正式批准欣欣基金会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这使欣欣基金会一直以来能够成功帮助中国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心系山乡 乐尽绵力 “十几年前,我有一群在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的朋友,当时我们都非常关心祖国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美国华商总会顾问蔡文耀说。了解到当时国内一些偏远和贫困地区,许多孩子为了生活,每天都要帮家庭干活,会错过念书的机会。因此,蔡文耀与朋友筹资兴建了十余所小学,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 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会长姜彦彬谈起捐资助学的契机时表示:“有一年回家探亲,了解到村里当年有五个孩子上了大学,但家里很难负担得起学费,日子过得十分紧巴。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深知村里人培养大学生的艰难,于是便决定资助这些孩子,每年给他们5000元用作学费。”每一届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后,姜彦彬还会像哥哥一样,为他们出主意找工作。在姜彦彬的家乡——河南省太康县的乡村,姜彦彬对大学生们的资助被传为佳话。 此后,姜彦彬越来越多地捐资教育领域,与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一起,在中国需要的地方建学校、图书馆,出资带山里的孩子去北京参观人民大会堂、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大剧院等,让大山深处的学生走进大都市,开阔视野,树立理想。姜彦彬说:“做这些资助活动,我们一直没有刻意宣传,只是源于一种心情,那就是自己的经济条件变好了,我们愿意在教育落后的地方尽微薄之力,让孩子们安心学习。” 心系祖国 期待未来 “中国要强大,不单是建路、建房子,更需要民众的进步。1979年,我回国探亲,亲人们知道我喜欢看报,特地去公社找报纸给我。结果一找就是大半天,拿给我的还是两个月前的新闻。我这才了解到国内许多人没有机会接触教育与新消息的状况,当时特别感慨。”蔡文耀意识到,要创造中国的未来,还需要从中国的教育入手,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育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教师邝红军表示:“教育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影响深远’,这是功在当代,名在千秋的事业。其他行业很难有这样高的地位与影响,因此侨胞十分喜欢捐助教育行业。另外,教育行业带有公益性质。无论是行为习惯、教养方面,还是知识、能力方面,学生成长得越好,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因此,捐资助学表面上是教育行业的贡献,实际上在更深层次上是对社会的贡献。 有关侨胞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积极影响,邝红军表示:“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善了办学条件。除此之外,侨胞心系家乡教育事业还将促进异域信息感情的交流,进而促进经济商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比如广东的汕头、江门等地区,海外华侨华人回来探亲,捐资助学,不光会在教育层面有交流,也会在经济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打破封闭状态,如创建华文教育企业等。” |